“叔,侯赛因那个瓜怂没有跟上来。”
“咦?昨天晚上不是还追得很紧嘛。怎么说不来就不来了?老子一桌子的菜都备好了,这家伙不上来,岂不是很失礼?”
1647年10月10日,阿姆河畔查尔朱城以西约二百公里,卡拉库姆沙漠深处一块面积较大的绿洲上,李自成麾下约莫六万五千余人的部队正在紧张的构建工事,准备以此迎接侯赛因集群的围攻。
在苦盏与孙传庭的主力兵团分开后,他和张献忠在外线游荡了一个多月,成功的把撒马尔罕城内的侯赛因主力给钓了出来。
在这一个多月里,他和张献忠也不是没有动过打主力会战,在野战中堂堂正正的歼灭侯赛因集群的主意。但是在阿姆河东岸的布拉哈与侯赛因集群第一次大规模交手后,两人就迅速的熄灭了这个念头:奥斯曼人的战力其实不弱,战斗意志也不差。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的骑兵也相当强。最恼火的是,两人率领的支队为了保证速度,队伍里别说105/150这样的重炮,就是75炮也没几门。在双方战力差不多,人数也差不多的情况下,完全没有重装备的明军,真要摆明车马的在野外与敌人举行会战,那多半就是大败亏输。
所以两人一合计:向西,让敌人跟着咱们跑,把敌人的炮兵部队拖掉队了再说。
作为只是在皇家军事学院短期培训了大半年,而且主要学习的是个人军事技能以及游击战的李、张来说。他们现在率领大兵团作战的本事,那都是在美洲的十多年里自己慢慢的摸索出来的。所以这两个家伙脱离了孙传庭的掌控后,打起仗来,几乎没有什么章法,都是打到哪儿才会想到哪儿。
就这么向西跑了很长一段路后,两人一合计:都跑了这么远了,眼看卡拉库姆沙漠就在眼前,干脆我们进沙漠里去吧。然后切断侯赛因集群的补给线,让他们在沙漠里渴死!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张二人就从一路裹挟的当地居民中选了一些人出来,让这些人做向导,先期派了一个小分队,进入了卡拉库姆沙漠。
卡拉库姆虽然是面积达到三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但此地西、北是阿姆河,东、南是波斯高原(有雪山)。所以这个沙漠里的绿洲其实很不少。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就在这些绿洲里面挑了一块叫做哈基姆的绿洲:这块绿洲距离阿姆河畔二百六十公里,距离其他最近的绿洲也有近两百公里。只要明军能够守住这块绿洲,侯赛因集群的后勤给养马上就会出大问题。
在这块绿洲上,原先生活着两千多土库曼人。李过率领一个营的士兵来到这里后,就将这两千多土库曼人全都赶走了:此地的水源虽然充沛,但要供养六七万军队也是很困难的,能减轻一点负担就是一点。当然,这些原住民不能向东走,只能向西去寻找最近的绿洲,指望那里人能够救济他们。至于说他们能不能走到,这个嘛,李过就懒得管了。
在十月一日的查尔朱会战中,李自成和张献忠面对已经没有了重炮支援的侯赛因集群,仍然在激战数小时后故意战败。趁着战场面太大,以及骑兵们在互相凿穿后战场位置的变化。使得李自成的步兵队与张献忠的骑兵队,不着痕迹的,很自然的分开了。
之后,李自成吊着侯赛因一步步的向哈基姆绿洲撤退,成功的把侯赛因牵到了沙漠深处。而李过已经在哈基姆绿洲建立起了简单的工事,就等着侯赛因的大军前来围攻了。
可是,眼看着计划就要进行最后一步,你们居然不来了?
说起来,作为当年跟着黎塞留一起取得耶路撒冷大捷的领兵大将,侯赛因如何不知道“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这样的套路?可惜,正所谓“当局者迷”。在北线孙传庭的主力兵团已经展开对撒马尔罕围攻的情况下,他实在是太想彻底歼灭李、张支队了。
两次大规模战斗均获得胜利,无数次的小型战斗也以胜利居多。现在,敌人被迫进入了沙漠,已经无法再进行机动作战。此时不冒一点风险,深入沙漠里将其完全歼灭。还等着自己撤军后,敌人又卷土重来踢自己的屁股吗?
可是,瓦伦斯坦的一封电报,很快就让其冷静了下来。
在这封电报里,瓦伦斯坦除了反复示警外,就着重指出了一点:沙漠里作战,水源至关重要。敌人若是抢先一步拿到绿洲,你一时半会攻不下来,后面的运输队又被敌人的骑兵干掉。那,你的大军将会彻底崩溃。
看完瓦伦斯坦的电报,侯赛因当场冷汗直流: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十月一日那天的查尔朱会战,中国人的骑兵是和自己的步兵反方向逃跑的!
九日接到电报,侯赛因反复思索,尤其是前方斥候回来报告,说中国人真的盘踞在一个绿洲里修筑防御工事后。侯赛因彻底接受了瓦伦斯坦的意见:追击敌人步兵的事情先放一边,稳固了自己的后勤再说。
可惜他倒是想明白了,但是他麾下的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却不干了:一路行来,他们看到了太多因为被中国人搜刮后,失去了所有的粮食和大量的牲畜,被迫流离失所的同胞了。这些战士之所以最近这一个多月打仗如此勇敢,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自己同胞的惨状给刺激到了。
现在,眼看那些来自东方的魔鬼已经被我们赶进了沙漠,覆灭就在眼前,你说停下来就停下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