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头疼,但对这种局面,柯崇云早有预料,心里也早已做好的腹案。
一个月后,议会结束,虽不那么完美,但总体还算圆满。
甚至正是因为大多数议员没读过什么书,柯崇云的亲民仁德的形象反而更能够打动他们,朝廷所行之法也顺利通过了议会的审议。
这些一千多位议员怎么说也是各地百姓选举出来,在当地颇有名望,柯崇云与他们亲近,亲自与他们谈心,解说朝廷法令,可以预料,等这些议员返回地方,朝廷的政策将会更加容易展开。
“臣等告退!”
垂拱殿内,九名由议会选出的第一届参议员躬身告辞。
参议员是由议员们自行选举出来的议员,会留在朝堂中监督朝廷政令,有风闻奏事之权,并负责组织下一届的百姓议会,直到下一届议会选举新的参议员。
柯崇云微笑着目送九人离去。
“终于结束了!好累,再这么下去,早晚要累死……”等几人走远,柯崇云才忍不住嘘了口气,看起来有点有失皇帝的威严。
好在此刻垂拱殿内只有杨康一人。
杨康笑道:“陛下内功盖世,必然长命百岁。”
柯崇云道:“你我师兄弟,又何必说这些奉承话,说起来,这次议会能够圆满完成还要多亏师兄,特别是你安排的托儿,省了我不少口水。”
杨康闻言脸颊肌肉轻轻一跳,虽然柯崇云这话说得随意,却点出了自己暗中干涉议会决策的手段。
这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杨康自问并无私心,便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陛下!”
柯崇云自然看出他表情的轻微变化,点到即止,转而道:“议会至此已入正轨,皆是师兄组织得力,今秋粮食丰收,如今人心归附,待明年夏收之后,便可再征兵二十万,北伐可期,这全是师兄的功劳,如今议会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师兄便去吏部任考功司司长,可好?”
吏部素有六部之首美誉,而考功司更是掌握了官员政绩考评,等于是握住了官员升降的命脉,可以说是吏部中最紧要的实权部门。
杨康推辞道:“我虽然没出家,但也算半个道士,行政院的事情,怕是做不来!”
柯崇云又道:“如此不如入军机处参谋部?”
杨康面露苦笑,道:“皇城我定是呆不住的,陛下你还是莫要为难我了,随便给我一个外派的差事便好。”
柯崇云忽然大笑起来,道:“就知道师兄会如此选择,这个任务你可莫要再推辞了!”说罢从一堆奏章里翻出一封密信出来,递了过去。
杨康展开密信,扫视一遍,脸色微沉,问道:“竟有此事,这赵竑好大胆子,竟敢勾结蒙古,追杀三枪兄弟,这伪宋国祚我看也是没必要存在了,只是这丐帮?”
原来这密信竟张三枪遣人送来的。
一个多月前,柯崇云从波斯明教中人口中,得知蒙古从波斯走海路前往南宋,想要结盟,便请张三枪提前入南宋,破坏结盟。
张三枪虽及时赶到了临安,却发现蒙古使者已经与南宋朝廷达成约定,准备不日便行结盟之礼。
于是他便暗中发动人手,潜入驿馆,准备刺杀蒙古使者,不料使者中竟有高手。
刺杀失败。
张三枪被南宋朝廷大军围剿,如今躲入了明教江西分舵养伤。
密信中还提到有丐帮弟子泄露情报,使得刺杀失败。
柯崇云道:“当日我请三哥入宋,破坏两方结盟,为保稳妥,特意去信给丐帮的鲁有脚长老,让他帮衬一二,以咱们与丐帮的关系,料想他们就算不帮,也定不会捣乱,只是这信中未曾细说,这事情颇为棘手,师兄弟中,怕也只有师兄你有本事把事情办好了!”
杨康想了想,道:“丐帮那边没有消息传回么?”
柯崇云摇了摇头。
杨康便道:“那我便去一趟吧,只是宋蒙结盟一事,颇为棘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柯崇云闻言忽然一笑:“师兄不是说了么,伪宋国祚的确没有必要存在了!至于蒙古使者,多半不敢由中原返回大漠,便不用管了,反正只要在蒙古发兵之时,伪宋自顾不暇,咱们也不用腹背受敌了!”
杨康心思何等机敏,立马明白过来,道:“让明教在南宋发动起义么,怕是力有不殆,除非……我明白了,待我与三枪兄弟汇合,便去铁掌帮!”
柯崇云点了点头:“就知道此事交给师兄你绝对没错!”
“事不宜迟,我这便动身!”
杨康辞别柯崇云,便往南去,两日后抵达七侠山,准备找裘千尺求一封书信。
朱聪如今在朝为礼部尚书,裘千尺因为恼他在华山之上不肯替兄长说话,加上七岁的小女儿朱绿萼还在七侠山念书,于是便没有住在开封,而是返回了七侠山照顾女儿。
听到杨康说明来意,裘千尺也想回铁掌帮看看儿子,还有他的二哥裘千仞。
裘千仞在华山之上心神受到冲击,虽未跟一灯大师出家为僧,回到了铁掌帮,但意志消沉,也让裘千尺放心不下。
杨康还要先去江西,寻张三枪。
于是两人分头行动,裘千尺独自先自去铁掌帮。
二人约定十一月十五在洞庭湖汇合。
洞庭湖君山乃是丐帮总舵所在,正好顺便将丐帮弟子泄露情报的事情一并查清楚。
这计划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杨康过了长江进入江南西路地界之后,却遇到了意外,因此又多耽搁了十余日,直到月底才同张三枪一道抵达洞庭湖,与裘千丈裘千尺兄妹汇合。
而就在这个月的时间里,北方的战局又起了变化。
扎木合率领西征的大军携大胜之势,全面攻打西夏。
哲别在与博尔术在西夏拉锯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名义上是在支援西夏,其实是将西夏当作了练兵场,一边作战,一边训练士卒。
华国在西北战区屯有十三万大军,哲别每次都只统帅四五万人与博尔术作战,每隔月余便轮换一批,博尔术开始的时候还能凭借骑兵机动的优势,以及西夏降兵配合占据上风,但哲别不断有生力军轮换,到了后面已经反而压过了博尔术一头。
若不是扎木合十五万大军倾巢而来,博尔术必定败亡。
扎木合主力大举入侵西夏,哲别自然难有胜算,于是率兵退守黄河南岸,与蒙古大军隔河对峙。
哲别大军既撤,西夏无力独自支撑,都城中兴府被围不过七日便感不支,西夏皇帝李德旺惊惧而亡,西夏贵族文武大臣在清平郡王率领下出城请降,西夏国灭。
如此,西夏与华国的协议自然作废。
不过华国也并非一无所获。
首先西夏国原本黄河以南,以及河套地区的土地此刻自然尽数归入华国。
其次便是人口。
就在哲别入西夏作战的这大半年,柯镇恶夫妻也同时安排了人手将西夏的灾民往南迁徙。
西夏这些年国力损耗巨大,原本巅峰时期人口也不过两百万,战前已经不足百万,其中就有尽五十万迁入了陇右,扩充了陇右的人口,其中妇女、孩童居多,青壮不足五万,老者不过万。
没能迁移的人口要么死于战乱,要么沦为了扎木合的奴隶,成为蒙古大军的马前卒。
名义上西夏被蒙古所灭,实际上可以说是蒙古与华国共同瓜分了西夏。
西夏的土地三七分,蒙古独占七分,人口华国占六分,蒙古占四分,倒是金银财货,全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
至于粮食,西夏若还有粮食,也不会献城投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