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红走后,于向北和素绢两个白天也没闲着,把家里的小麦和玉米全部用石碾磨成了面粉,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期间交流的东西可就多了,包括于向北偷入大青山打猎不成反被揍、春天挖野菜、秋季摘野果,素绢跟父学文化等等。
两口子以后要长久的生活在一起,素绢总要为自己的一身知识找一个来处,只好把自己父亲塑造成一个满腹经纶的隐士,反正谁也不知道,她编起故事来是面不改色。
其他的谈话都很和谐,但是关于房子的处置,两个人的意见有点相左。
“媳妇儿,咱们走了以后房子怎么办,不住人这房子很快就会塌掉。”
“还没考虑好,总觉得不能两全其美。”
“要是为难的话就捐给大队吧,大队本来就应该收回去的。”
“不行,凭什么捐了啊,这房子也不值什么钱,捐了之后我也落不下什么好儿,况且,这是我在泥湾大队的念想,我爹娘还在这里长眠呢。”面对思想觉悟这么高的丈夫也是无奈。
“是我没有考虑好你的感受,那你原来想怎么处理,说出来我帮你参谋参谋。”
“我原来想着让王大娘家的人搬过来住,后来又放弃了。”
“为什么啊,我看王大娘一家和你的关系处的不错啊。”
“是不错,但是那是不掺杂利益在里面,如果涉及到利益的话,兄弟尚且有反目的,更何况是邻居。”只要涉及到利益,素绢从来不会高估人性,抱着一丝侥幸,况且她这一走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再回来了,时间的威力是巨大的,到时候王大娘一家对她还能有多少情谊还未可知,她不想去赌。
于向北默然,他也不是什么小白,“那你还有其他处置方法吗?”
“你觉得咱们自己保留房屋的所有权,把使用去让给大队怎么样。”
“让给大队?你能保证到时候房子使用人能乖乖让出来,不一样要面临王大娘一家一样的问题吗?”
“让给那些知青住,他们不可能在乡下呆一辈子的。”素绢也是昨天看到那些下乡知青时才想到的这个主意。
“知青下乡是国策,什么时候结束谁能知道,即便结束,他们这些已经下乡的人还能回去不成。”于向北不看好这个主意,觉得还不如让王大娘一家住靠谱呢,“到时候知青赖着不走不一样嘛,还不如让给王大娘家,而且,这房子也不是多么好的房子,到时候找几个有威望的人做一个见证,只要他们一家还想在这里生活下去,就不会死赖着不走的。”
于向北说的有理有据,素绢无言以对,又不能说80年之后知青都会返城去。不过房子的事情,最后还是按照素绢的意思办了,原因则是王大爷不同意,他看的很通透,很直白的说他们两个老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蹬腿了呢,下面三个儿子他不能保证会归还房子,不愿意坏了和素绢爹娘的情谊。
最后还是于向北找了老书记,让大队开了一张证明,证明素绢是房子的所有人,因为那个时候农村的房子可没有房产证和宅基地证。
晚上的时候,于向红过来了,晚饭又是他爱吃的饼,吃饱喝足之后就休息了,因为要早起啊。
素绢两人洗漱之后也休息了,毕竟白天推了一天磨,于向北今天晚上应该会很老实了,谁知道又料错了,说他满脑子黄色废料可一点也没冤枉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