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浩睡得是安稳,可洪州刺史刘政会却整晚在榻上翻来覆去,终于惹得其妻子不满,从榻上坐起来问道:“郎君为何睡不安稳,搅得奴家也睡不好觉?”
“这几日连降大雨,各地都有公文逞上来,农田被淹甚广,如此下去,我治下百姓岂不是要颗粒无收,我又哪里去征赋税,到时候又如何向圣人交代,一想到这些为夫哪里还睡得着觉?”刘刺史唉声叹气的说道。
“郎君还是把心放宽些,此乃天灾,非人力可敌,便是圣人也定不会怪罪与你。”
刘政会有些担心的小声斥责道:“妇人之见,如今为夫累迁至至此已是不妙,如是初上任治下百姓便流离失所,圣人虽不怪罪却防不住旁人的闲话,到时候便是这位子恐怕也不稳当了。”
这般一说,其妻便不敢再多言其他,复又叹了一声,两人再次睡下,只是这一来两人都一晚没得安稳。
且说刘家的家将与张蛮子两人骑了军马,带着急件,一刻也不敢稍停,一个下午冒着大雨前进,行近两百里的路程,来到了高安已经是晚饭过后,两人先去县衙,本来另一人可以继续往前,无奈两人自上马之后滴米未进,又淋了一个下午的雨水,人累马乏,这才一同过来。
张蛮子虽然曾经跟遂过张善安,做过武将,但如今却是一介庶人,悄悄的对另一人言语道:“刘将军,你面子大,还请行在前头在下后面跟着。”
这就是张蛮子的精明了,明明只是个家将,却非要把对方的身段抬高几节,称呼对方将军,直把对方听得心中舒爽的得意不已,虽然嘴上说着:“我只是刺史府的下人哪里称得上将军,蛮子兄弟勿要取笑。”脚下却快走几步,生怕与张蛮子并行。
两人一前一后,前去敲门,可这个时候雨声雷身的,哪里有人听得到,直拍了好半响也没见有人来开门。
张蛮子两人气不过,拍得更是大声了,叫喊起来,好久终于是有人来开了门,开口就说:“我还以为自己听错,原来真的是有人在叫喊。”
却原来两人拍门的声音被门房误以为是雷声了,要不是听到叫喊还真不会来开门,张蛮子他们又冷又饿,哪里理会你一个小小的门房,不耐烦道:“不要啰皂,快带我们去见王县令。”
这么晚前来敲了好久的门,想来火气一定挺大,门房不敢顶撞:“两位深夜前来必是有要事,只是小的职责所在还请容我去通禀一声。”
说完也不管两人,急急忙忙的就去后面通报,古代县衙前后好几进,县令和家眷都住在最后一进。这门房留了个心眼,先去和衙役打过招呼,这才去请王县令。
王县令也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来县衙,当下就有些不悦,赶紧着了官服前来,往大堂上一坐:“两位看着面生的很,这么晚前来,可是有什么冤情要来申诉,先把状子递上来。”
本来是私事,现在大堂上却一副办案的架势,衙役分列两旁,县令坐在公案前,连县蔚主簿都到齐全了,把进来的两人也吓了一跳。
好在两人都是见过大阵仗的人,刘家将上前一步,掏出碟文道:“王县令误会了,在下是刺史府的家将,前来不是诉冤,乃是私事。”
王县令听说是刺史府的也是一惊,这么晚了,还是如此恶劣的天气,会是什么事情这么紧急,赶紧冯退了左右,将两人带到后堂,招呼丫鬟去取两套衣裳,问道:“既是刘刺史的事,下官愿效微薄之力。”这倒不是他卑躬屈膝,前阵子自己的儿子犯了事,还是刘刺史的部下帮着遮掩的,欠下了天大的人情,现在有机会还,哪里还会不乐意。
“呃,王县令误会了,这事情却不是主公的意思,而是另有其人。”刘家将说着看向张蛮子,其实信里写了什么两人都不清楚。
在王县令和刘家将好奇的目光中,张蛮子从怀里掏出用竹筒装好的信,交到王县令的手里,自始至终什么话也没说,张蛮子知道说多错多,有些话不如不说。
就在这时,丫鬟将衣裳送过来了,两人乘机说要去换衣服,留下王县令一个人单独看信。
王县令托着竹管,暗自猜测,到底是谁来的信件,此人能够请动刺史的家将陪同在这样的雨天将信件送来,身份似乎有些不简单,可自己又不认识那个前来送信的,可见与我并不熟识。他将州府附近的比较有身份的想了遍也没想出是什么人来,为何不去想是其他官员,这却是其他官员他又怎么会不认识。
王县令还真有点不敢轻易的打开这个竹筒,既然不是刺史的事情,那就不算是还刺史的人情,刺史的面子不得不给,小事还好说,万一事情棘手那就不值当了。
王县令心下忐忑,最后还是打开了竹筒,毕竟有刺史的面子在,就着烛光看去,这是一个普通的信封,明显是用不太好的纸折成的,上面除了“王县令亲启”几个大字之外却无落款,不过这字却有些功力。
再把信封拆开,还是一张硬黄纸,这就奇怪了,要说有身份的人怎么会用这种纸张,不说专用的信笺,起码也会用上好点藤纸吧,用这样的黄纸岂不是有失/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