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状元郎出书,这其实是找上门来的事情。尤其小林公子还是三元连中,那日送喜报来的时候,其实就有书局老板递帖子来林府,问这状元郎究竟有没有什么手稿,要为这位状元郎著书立作。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时节又不比信息时代,出名出得快。能有三元连中这等才学名气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与其说是这些书商替小林公子著书立作,倒不如说他们是要借着小林公子的名气捞上一笔。
这三元一连中,有商贾或者是拍马屁之人,要讨手稿也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林甫细细计算了一下之后,其中许多人给自己的价格还极为优厚,几乎可以说是不赚自己钱。
“就如那日文儒书局给出的价格,四万字一卷,每卖出一卷分成我二十两银子,这光京城就有百万人,倘若百人一卷,我写上个三卷,单京城一地就能收获六十万两。”
林甫想起那日帖中的价格,和刚到京城时,和姐姐逛地摊购书的价格一对比,感觉这书局好似没有占到自己便宜。
林璞翻了一个白眼,心说这事儿我都知道其中的门道,“哥哥大约是读书读傻了吧?这三元连中,何止百人一卷?依照哥哥这等情况,U.ukashu.m著书立作莫说是二十两,就是六十两也卖得!”
小林公子皱了皱眉头,这卖出一本分自己二十两不假,但那是纯利润,自己要出的只是一份手稿而已,书局则还要加上他自己的成本费用。
古时的书是极贵的,按照此间世界的米价来算,印刷一本四万字的书,成本就要二十五两银子起码,折合成前世的人民币差不多要接近三千块。
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卷书卖上六十两银子,再分自己二十两,其实自己根本是不赚什么的,撑死了赚一本三五两,还有跟那么多人分。
况且百人一卷也已经不少了,六十两银子折合前世价格得有七八千人民币了,七八千的价格在封建时代就只能买一本四万字的书。要么怎么说古代读书人少呢,这实在是读不起啊。
一个八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都用不到四十两银子,如今一本书就要六十两,你说寻常人家如何读得起书?
但看自己弟弟踌躇满志的样子,林甫却是升起了锻炼他的心思。
玉不琢,不成器,何况他名字就是一个璞(未经雕琢的玉)字。
不让他吃吃苦,恐怕他还真以为读书经商都是容易事呢!
也不动脑子想想,自家叔父身居二品尚书之首,自己又不是什么寒门学子,这些书局老板就算是奸商,他们有那么大胆子算计到自己头上吗?
只是看着自己弟弟跃跃欲试的样子,也不打算出言打击他。与其说教,倒不如让他自己试试看这其中的艰辛,说不定还能挖掘出他什么潜质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