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辽东和塞北的敌情传入京师以后,崇祯皇帝在北京城里忙着调兵遣将。
督促着户部尚书毕自严、户部仓场总督毕懋良,以及直隶总督南居益、工部尚书毕懋康等人,为接下来塞北可能发生的大战准备充足的军械弹药、粮饷辎重等物资。
就在同一个时间段内,黄台吉亲自率领的建虏大军,也已经抵达了左翼科尔沁如今的驻牧之地查干浩特。
查干浩特,也叫察罕浩特,察哈尔的林丹汗初即位的时候,一度曾以此地为王帐所在。
后来建州女真兴起,不断向西扩张,林丹汗力不能敌,只好放弃这个地方,一再往西迁徙。
这块草原,于是成为了科尔沁人的地盘。
其中的查干或者察罕,是蒙语中“白色”的意思。
而浩特,则是蒙语“驻地”或者“城市”的意思。
因此,查干浩特在蒙语里的意思,就是白色驻地或者白色之城。
这也是后世吉林白城这个名字的由来。
崇祯元年秋天,左翼科尔沁台吉斋桑为给自己的儿子吴克善报仇,在建虏后金国的支持下,拉起了一支东蒙联军,南下征讨喀喇沁诸部,结果大败而归。
当初跟着一起前去“趁火打劫”的巴林、翁牛特、扎鲁特等大小部落全部损失惨重。
而其中敖汉、奈曼两部,更是被连根拔除,在东蒙古或者蒙古左翼三万户的草原上彻底消失。
这次大败而归之后,左翼科尔沁台吉斋桑,连忙率领余下的部众往北迁徙。
离开了纳里特河以南、西拉木伦河以北的白音套海地区,退回到了科尔沁草原东部边缘霍林河一带的查干浩特休养生息。
查干浩特,往西往北是哈剌温山也就是大兴安岭的余脉,是一片浅山丘陵地区,往东往南也是一片广袤的平原。
北迁到了查干浩特的科尔沁左翼台吉斋桑,虽然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牲畜,但是其部青壮骑兵却没有多大损失,在科尔沁草原上仍然是比较有实力的一部。
驻牧查干浩特之后,斋桑所部在黄台吉的大力扶持下,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到了崇祯二年的春夏之交,又得到了黄台吉北征归来给予的大量人口牲畜的赏赐。
就在黄台吉亲自主持的会盟之上,作为黄台吉的大舅哥兼岳父的斋桑,被“大金朝皇帝”黄台吉封为了左翼科尔沁的贝勒。
到现在,不过一年左右,科尔沁左翼就迅速吸纳了周边的一批小部落,俨然成为了查干浩特一带最强大的蒙古部落之一。
九月下旬的查干浩特草原上,秋叶血红,秋草枯黄,正是一片深秋之际的肃杀景象。
查干浩特草原的核心地带,有一片名叫包拉温都的山岗,如今正是科尔沁左翼贝勒博尔济吉特斋桑的大帐所在地。
包拉温都,也是蒙语,意思是紫色的山岗。
此地位于哈剌温山余脉的东麓,有浅山丘陵,有大片森林,更有密集的河流湖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撒兰纳湖(后世的月亮泡),一路往东去更是大片平坦的草原。
崇祯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午,包拉温都蓝天白云,秋高气爽,黄台吉骑在一批通体白色的高头大马,伫立在一处山丘之上,若有所思地眺望着南方。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间或点缀着一块块红色、黄色的森林,一片片蓝色、黑色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豪气顿生。
黄台吉的坐骑后面,跟着一群同样骑着高头大马的的贝勒、大臣和将军们。
其中除了莽古尔泰、阿巴泰、豪格、岳托等建虏高层之外,还有科尔沁的奥巴汗,科尔沁左翼贝勒斋桑、右翼贝勒孔果尔,以及来自漠北外喀尔喀部车臣汗的长子巴布台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