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河州热闹不断,光十五天的戏班就让大家津津乐道。有时候干活干累了,找上几人到大市场边上一坐,听着戏曲,很是舒服,起初河州城门是最热闹的地方,但自从有了大市场后,大伙基本都到这里来聚会,虽说城门处也有人在看着告示,但本地的人都知道,那些都是新来的,如今到了冬季,种田的办法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招工广告。原先河州的百姓穷,虽说现在不富裕,但多少自己都有活,女子做的祈愿灯现在销量相当好,有不少家都已经开始被预定了。现在冬季,一些手巧的男子也开始雕刻佛像,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寺庙,也只有吃佛像了。这些佛像加工很特别,有烧制的,有木雕的,还有石雕的。不少人还用画的。最近衙门还开了一个叫——福禄堂的地方。专门收购这些佛像,不管你使用那种做法,但只要你做的好,一律全收。
凝儿说的不错,经过大家日夜赶工,历经二十天,这衙门终于扩建完毕,听说是大人要修建衙门,不少百姓多自发的过来帮忙,时不时的还帮着出点主意,就连衙门外的大鼓,都是本地人自己制作的。因为李泰说过,他不喜欢用外县的东西。他不相信本地人没有会干的。
此时衙门焕然一新,红色的大门上有两个金色神兽衔环,旁边还有对一丈多高的大石狮子,打开大门,正对着大街便是河州县衙大堂,紫檀木的判桌,比头还高的椅子,身后旭日东升图也是焕然一新,图上明镜高悬匾额也是新做的。何大叔更有意思。为了与这新建的衙门般配,何大叔特意把一些刑拘都换成了新的。包括绑人地木桩子和绳子。
后院望去,除了原先柴房的位置没变,衙门所有的房子都比原先大了许多,而且。也新建起了很多房子。反正砖瓦都是现成的,干活与帮忙的人多得是。想盖几间房子当然绰绰有余。现在新房中正烧着火烘干,估计再有两三天就能住人了。
而且,有会来事地。把李泰的房子安排到了最后,在衙门中独自有个小院子,这小院子有两处房子,一处是给李泰自己住的,另一处便是四獒与紫云的房间,李泰第一次看到后大笑不已,转念一想也就算了。毕竟人家是好心。而且,让紫云离自己近些也是有好处的。
此时的李泰躺再新房的炕上,燕儿正在帮他脱鞋:“少爷,当初您还不让扩建衙门,您瞧瞧,咱们干的快先不说,就是这附近的格局也比原先大了几倍。现在潘将军,邓先生,何大叔,月娘姐姐的房子都比原先好了很多。南山前辈地房子更好,凝儿姐姐还给他在屋里放置个丹炉呢,呵呵,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姐姐说,用不上也烧,屋里更暖和,就当烧煤了。您就在外面忍耐了二十几天。如今住近这样的房子,开心吧。”
李泰嘿嘿一笑:“开心啊。当然开心了,这都是你们的劳动成果啊。对了,燕儿,今是几了,怕是快过年了吧!”
“今天是腊八!外面冷的紧呢,反正也无事,少爷便在屋里歇着吧。凝儿姐姐正在忙着拢今年衙门的总帐呢。这都忙了两天了,怕是今天该有眉目了。”
李泰点了点头:“真是辛苦她了。凝儿自从跟了我,虽说像个官太太。但做的却是不少。少爷都心疼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我手下的帮众这两天难熬喽。对了。我是副帮主啊!我得为我地帮众干点啥啊,燕儿。去做点腊八粥,好久没吃了。其后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叫花,咱们给他们吃点,剩下的咱们自己吃。”
燕儿一愣:“少爷,什么是腊八粥!”
“啊?你不会做?”
“燕儿都没听过!”
李泰心里一琢磨,可不是,这个时候哪有什么腊八粥,于是笑着言道:“原来燕儿还没吃过腊八粥呢?好,告诉外面,起火架锅,咱们今天做腊八粥!”
燕儿笑道:“怕是有一阵子没吃到少爷做的吃食了,今天正好无事,燕儿这就去准备,少爷,都准备些什么呀!”
李泰笑道:“要准备的可多了,我想想,你记好了。嗯,先要有糯米,然后要有大枣,其次是地豆,核桃、绿豆,赤豆,桂圆,莲子。百合,这些都有吧。”
“嗯,都有呢,虽说多了些,却是好找。”
“既然都有了,那么咱们再加点,所有的五谷杂粮都拿上一些,嗯,每样一碗吧。对了,刚才我说的那些每样都一碗,糯米要多些,杏仁、松仁、榛子、菱角、都来一碗。”
燕儿惊呼道:“这是什么呀,能吃吗?少爷,可别吃坏了肚子。”
李泰笑道:“放心吧,去准备一下。保管让你们终身难忘!”
燕儿点头离去,其后开始吩咐大家干活,待李泰出来后,见到一切完毕,笑道:“这一说吃,你们都比我麻利!哇靠,好大的锅啊,你们不是在出佛寺偷的吧。”
燕儿带着衙役忙这忙那,听到李泰说话不仅笑道:“哪有,这锅不大,咱们衙门人多。少爷做的还那么好吃。少爷,这些米够吗?”
“嗯,够了,糯米再多一些,对了,取些糖来。没糖不好吃。”随即看了看天色:“嗯,要是现在做,怕是有三个时辰才好啊。好,咱们大伙开始吧。该淘米的淘米,该扒皮地扒皮。人多也热闹!”
衙役看着李泰也要干活,说什么也不让:“大人,您是大师傅,哪有大师傅干活的,您座那就成。”
“那本官怎么好意思。本官可是勤快人啊,那是相当勤快了。”
衙役笑道:“这样吧,大人。您给咱们讲讲,为啥叫腊八粥呗!”
李泰笑道:“行,本官就给你们讲讲,话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俩口和两个儿子。老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俩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等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地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后来,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地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地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地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地话。这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地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衙役闻听后点头笑道:“大人真有学问,连个粥都说的这么有趣,想必这粥真是好喝地紧啊。”
李泰撸起袖子笑道:“那是,这粥相当好喝,来,你们都弄完了吧。看本官的,先将水倒进去,其后放入糯米等物,搅一搅、盖干,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