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想着老校长的一生,想着自己的财富梦想,看看如蝼蚁班的自己。
“还是要装逼呀,否则小小的勤工俭学中心都保不住啊”。
而装逼是需要艺术的。在李默的笔记本里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文学或电影的故事梗概,以及最喜欢唱的歌曲歌词等。
这些现在都不适合拿出来。李默前世看过很多文学和YY作品,亲身经历了伟大网络文学时代,然而自己亲自写,却力有不足。否则早上手了,阅历咱有,这些资源要遇到合适的人,进行适当的引导,才会发生作用。
李默在自己的记忆里和笔记本里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一个合适切入点。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TheThirdWve)。
1983年《第三次浪潮》在美国出版不久,正在美国掀起一个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热潮。三联书店出版的中文版于1984年12月面世。《第三次浪潮》的引进直接将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刷新了30年,引发一时轰动。当时的中国社会经过几十年的思想荒芜,几乎对世界一无所知,无论是现代思想还是最基础的知识,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都极端缺乏。
在中国还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憧憬时,这部书《第三次浪潮》呼啸而来,据说有人介绍给邓公,邓公推荐给高层领导学习。一时之间,《第三次浪潮》为中国人们大开脑洞。
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在我们还为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而奋斗的时候,第三次浪潮来了。什么是信息化?在大多数人计算机都没见过的情况下,信息化是个什么东东?这些大多数国人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而李默知道啊,李默就活在信息化的社会,随便把趋势和自己身边的故事包装下,一个未来学者、和科幻小说作者的名头跑不了。这太适合现在的李默了,神棍就要这么装啊。
前世还有YY小说,将自己重生的故事告诉家人和媳妇的,李默一般看到这样的情节就再看不下去了,这智商该多着急,活该就是个屌丝。
想想《第三次浪潮》全球热销持续热销二十年,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全球发行上千万册,领导手头必备书,一部给几代人指明未来方向的不朽经典。
这可以装逼多少年啊,神棍就得这么当,什么抄股、炒房、抄玉,等出名了再说吧。
李默前世赶潮流,95年买了本二手的《第三次浪潮》,很薄的小册子。为了装逼仔细通读了多遍,那年头没读过《第三次浪潮》,都不敢说自己有文化。
1992年,虽然大家知道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但这些只是个概念,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到前世1995年时,李默看这书还跟傻瓜一样,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影响了李默成为中原一个中等城市的第一批网民、第一批接触网页、第一批拥有QQ。
李默在第二天吃完晚饭就去了图书馆。在社科类藏书中,找到了三联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次浪潮》。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个人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30万台以上,正在迅速向全社会普及。阿尔温.托夫勒书中这样写道:“从这个州到那个州,在私人家庭的客厅、厨房、卧室,到处都有这种计算机在嗡嗡作响。”而互联网,也已现出雏形,其前身即由美国国防部支持的“阿帕网”,已经联接上了200余台计算机主机。
但现在个人电脑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还是闻所未闻。
阿尔温.托夫勒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变化,认为“第三次浪潮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在第三次浪潮条件下发展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吓人的观念。
然而,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崛起。2008年10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洛杉矶采访了托夫勒,老人说:“中国的变化太惊人了。我仍旧相信未来中国会超越发达国家,因为这个国家理解第三次浪潮的含义,这表示中国在智力上已经准备好了。中国懂得第三浪潮和第二浪潮的区别,而且明白向知识经济转型是多么重要。”
中国的科幻小说起源于1902年。“普及科学知识”成为将近90年中国科幻小说存在的中心价值。这种“利用科幻小说进行科学普及”观念的泛滥,还受到大量引进苏联科幻小说理论的影响,并被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些因素所强化。可以说,从1902起到1979止,中国科幻创作一直处于某种“功利主义”的时代。过分夸大了“科普功能”。
文革后,叶永烈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他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