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各地政府为了服务学生的就业,寒假期间大多省城都举办了应届毕业生应聘会。
李默到中阳参加了应聘会,真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1994年大多数学校毕业生已经走向市场。重点大学好歹都会有个去处,普通的学校,学生就业已经成了问题。
李默对中原市驻魔都办事处有点兴趣,后来发现基本没希望就撤了。
1994年三月,李默开始了魔都科技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
一开学,大四的学生基本上处于迷茫和烦躁的状态,看魔都人才招聘市场,找老师,托门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些已经有去处的男男女女,补大学黄昏恋的补黄昏恋;准备分手的已经开始酝酿离别的惆怅。
李默继续着自己的两地恋爱,主要靠电话解决心灵的寂寞和孤独。
对于工作,前世李默曾寄希望于台商老陈,但魔都人才招聘市场也去看过。基本上都需要要魔都户口,包括外企。安利什么的直销已经开始猖獗,大肆做广告,拉人听课。
李默心里有了去处。现在的老师职业很是冷落,基本上有点办法的都不喜欢当老师。待遇低、清苦。这个时候的人没人知道老师在后世也是热门职业。
李默托了杨帆,无需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均可,只要地段好,离家近、工作清闲。李默准备混个单位,把档案迁过去。无业游民可以,但档案还是要有的。至于过几年,伴随下岗分流、经商热,停薪留职等等很是容易。
因为有了魔都户口,这个要求对杨帆比较简单,尤其是去清苦的教育口。
善财童子编辑贾老师,又CALL了李默。李默回电话,才知道有好事情了。香港的明报出版社联系《科学文艺》杂志社,邀请作者去香港谈出版事宜。
1994年的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尤其是香港的电影在那时达到了顶峰。经济文化的繁荣,当时香港东方之珠称号名至实归。
这个时候也是香港书籍出版业的高峰时期,由于申请和审批手续简单,大量的图书出现在市场上,其中有很多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
明报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香港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出版出版社。以出版政治、经济、历史及学术专题的丛书为主,也出版流行小说和实用知识性图书。1994年,明报和明报出版社的老板已经不是金庸,而是商人于品海。19岁从加拿大办手抄报起家,2000年以5.9亿身家名列香港富豪榜。
当时明报出版社副经理潘越民,经常出入大陆,对大陆的畅销书都有研究。在看到《第三浪》后,敏感地发现其中无线通信、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社交网络软件等内容的科技价值。
一番辗转找到了李默,并发出邀请。明报出版社的名头在大陆还是很好用,李默先是办好护照,在明报出版社的帮助下,一路绿灯,在1994年3月18日早上,通过罗湖口岸,李默和贾老师一起进入香港的土地。
对于90年代么有去过香港的人来说,香港很牛逼,去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内地与香港的巨大差别,你会感慨香港的房子跟天一样高,太发达太繁荣了。而对李默来说,维多利亚湾的景色也就那么回事。前世10年后,魔都就能在城市建设上追上魔都,20年后,魔都人会觉得香港有点老旧,这就是崛起的力量。
一路上,接李默的出版社文员许玛丽一直在看李默。一身得体的西装。不像其他大陆仔来香港左顾右盼、左问右问,不时发出惊叹声。李默好像很沉默,很淡定。心里不免对这个22岁的大陆青年有点高看。
安排李默和贾老师在香港柴湾嘉业街18号明报出版社附近的酒店住下,许玛丽告诉李默下午开会的时间和地点,就告辞了。
李默打量了一下自己酒店的房间,有点小,但很干净,24寸的电视机里正放着财经节目。
电视里的专家正在鼓吹香港的楼市,香港当时每年50公顷的土地供应量,使得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房地产市场成为“资金市”,推动房地产价格狂涨。香港市民发现房子倒来倒去不断升值,楼市泡沫越来越大。
97以后,香港股市大跌,遂后楼市崩盘。李默心里暗自盘算,也许这是个机会。
下午的谈判,倒也简单,一份繁体文字版出版协议书,一份英文版出版授权委托书。这些都是李默现在无法自己操作的。《明报》报纸连载按千字300港元;出书按版税12%。
没有大吃大喝,没有热情款待。副经理潘越民倒是见了李默,问李默有什么要求。
李默对这个待遇中等的协议没什么意见,毕竟李默更多要的是名气,迅速出版到更多地区,符合李默的利益。
李默额外的要求是让出版社为自己在香港汇丰银行设个户头,把《明报》的6万港币打入这个户头。
另外李默联系了以前替李默注册专利的明诚事务律师所,律师所派了一个年轻律师汤锦成为这些协议进行了法律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