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阳为中心的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长期是文明中心,但在民国曾成为中国匪患为祸最烈的地方之一。
三代以上,未闻洛阳有盗匪之说,豫西的山林,多是高人们隐居学道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某人在此得道的传说。秦汉之后盗贼日繁,但豫西之匪,依然并未泛滥,也不知名。靖康之变,宋室南迁,洛阳日趋没落,民风也日见浇漓,每逢乱世,则豫西之民必踊跃相从。明末李自成18骑出商洛,及走入豫西,未及数月,聚众百万,乃下洛阳、围开封、回锋西安、直捣京城。
清末民初,豫西再度成为全国匪患最烈的地方。民国时期豫西土匪以其人数多、规模大而名闻全国。农业人口过剩为豫西土匪提供了充足的来源;地主剥削是豫西土匪产生的基本原因;吏治腐败加剧了豫西土匪的产生;军阀混战刺激了豫西土匪的壮大。
河阳附近就是豫西土匪的老窝,当时已经到了民匪莫辨,亦民亦匪。豫西土匪,不仅啸聚山林,绑票劫掠,攻打集寨,也不只是几度攻克县城,洗劫之后扬长而去,甚至曾经成千数万,横行千里,跨省劫掠。
民国时的土匪,多与杨山十兄弟有关。混得名气最大的当属挖了清东陵的孙殿英。
杨山十兄弟其实不只十人,而是十四人,其中有张治公、柴云升、憨玉琨等人,看看这三人的名字,就知道杨山十兄弟在豫西的地位。老大就是王天纵。
中原大侠王天纵是个传奇人物,八岁入私塾,好读书,不求甚解。至十二岁师为之讲演八股,则翻然大悟曰:“中国人之聪明才智尽锢于此矣!”于是乎弃诗书而习拳棒。年轻时河阳有位孟老先生,官至SD游击,其子绰号孟老七,回乡结交习武同好,王天纵就成了他的朋友。
这孟老七家有枪弹,王天纵勤于练习,不久习得一手好枪法,百步穿杨,弹不虚发,人称神炮。王天纵还游学RB认识张坊等同盟会。
孟老七结交乡间豪杰,得罪官府,,孟七因为琐事被官府捉拿,王天纵带一帮人去救,王天纵枪法精妙,干掉多员清兵,掩护着孟七逃走。自己也无法容身,就带了百余人上了杨山起杆。
豫西趟将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其实这只是个说法而已,很多杆都祸害乡里。但王天纵能严格执行这一条,他的部下不绑票,不抢劫,专劫掠官府。由此得到附近百姓拥戴,势力慢慢坐大,名声传遍豫西,四方架杆们纷纷来投,豫西杆首齐聚河阳杨山,结成杨山十兄弟的故事。
天纵虽在山寨,但很注意外边形势,订有SH申报,寄到洛阳转至山中。
他和军师马文德商量,冒充候补道去SH游历,开阔眼界。朋友秀才冉新甫陪王去沪。乘夜下山,昼息夜行,由漯河车站乘京汉车赴汉口,转乘长江轮船至沪,住租界高等旅社中。
在十里洋场中,一住两月,由于天纵长得气宇轩昂,用钱大方,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住同一旅社的候补道张某,羡慕王天纵的富有与豪放,就将自己的女儿洋学堂学生许给天纵,王天纵趁热打铁,在旅社中同她结婚。
等新夫人到了山里,感觉不妙,才知道自己从“官太太”变成了山大王的压寨夫人。
1911年武昌起义后,王天纵在豫西响应,被举为“丁部大将军”,在攻打洛阳的计划失败后,回军SX参加于右任和张钫的东征军。张钫二打陕州不下退居潼关,王天纵率部出商洛直取南阳,南阳镇台谢宝胜听说鄂军来攻南阳,他还老大看不起鄂军,想顶一阵,结果一听老对手王天纵入了荆紫关,最后一点守城的信心也没了,绝望之下自杀。
辛亥革命后,中原大侠王天纵,因功做了北洋的中将,官拜京师军警督察处副处长。后来张勋复辟,王天纵率部攻打张勋公馆,打的张勋仓皇逃入荷兰公馆。
事后有人问,王天纵说,我当十多年山大王就是打满清,参加辛亥革命也是为这个,可这张大辫子偏要给满清做奴才,扶保皇帝羔子重新宰割我们汉人,不打他还打谁!
这位大侠后来跟着国父组织靖国豫军,准备出秦岭援陕,讨伐袁世凯。可惜积劳成疾,于1920年春病死夔州(今SC省夔县)。
***元老张钫,闻知大侠去世的消息极为悲痛,曾写五言诗一首悼念他:
英雄出草莽,崛起河岳间。独力反清虏,叱咤十余年。
幼本农家子,曾受饥与寒。卖犊买长剑,习射发其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