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如薰是武将出身不假。
当皇帝以后也不忘记习武健身,现在也每天抽时间出来习武,消耗大,食量自然很大。
但是再大,一天之内也不可能吃掉十六两银子做的饭,肉能几百斤几百斤的吃吗?那还是人吗?
那几乎是老百姓人家几年的口粮了。
那些传闻中一顿饭就吃掉几百两银子的萧如薰都觉得那不是人,照着朱元璋那时候的做法,应该被扒皮抽筋填草点天灯。
不过他也管不了那么宽,就以身作则带动天下风气,每个月他亲自出席的财政审计会议上都能统计出不少结余的银两,这些银子又能拿去做好下个月的费用。
久而久之,这般行为便能形成良性循环,省下一大笔钱来补贴国用。
尽管以后皇族人数增加,宫人数量增加似乎难以避免,但是毕竟是节省的。
眼下大秦的钱虽然很多,从江南士绅手上收缴来的银子还远远没到花光的时候,但是萧如薰定下的数个国策每一个都是需要大量银钱投入的,别的不说,马政就是一个,骑兵扩编也是一个,大驰道计划也是一个,教育改革还是。
钱是永远都不够花的。
所以审计司的工作越来越得到萧如薰的认可,将不必要的支出尽最大可能省下来,到时候受益的还是国家和百姓,以及萧如薰自己。
萧如薰屡次表扬审计司的工作,给审计司的官员们赏赐了不少银钱绫罗绸缎。
只有当他们感觉自己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忠诚,皇帝也不差饿兵不是吗?
今天中午吃的饭菜很丰盛,该有的都有,萧如薰牵着振邦的手,把他带到偏房里,跟他一起吃饭。
萧如薰喜欢白米饭,食量又大,每顿午饭都要吃三碗白米饭和大量肉食,这桌上一大半都是他吃掉的,振邦只吃其中一小半,但是最后这桌饭菜一定会全部吃光。
他可没有那些所谓的规矩,什么一样菜只能吃三口,剩下的就撤下去,那算什么?
吃饭还要身边太监帮着夹,自己还不能动手,那算什么?
吃着还要剩着,根本就不冲着吃完而吃饭,那算什么?
现在天底下多少人吃不饱饭?
能吃饱饭的是少数,甚至只有东南三省和北直隶的百姓才能过上一天吃三顿饭的日子,那吃的还多是土豆和玉米。
萧如薰派人出宫传授将玉米研磨成玉米面做玉米馒头玉米饼之类的吃法,还有土豆的蒸烤炒等各种吃法,尽快推行各地,试图让百姓们多一点吃东西的花样。
百姓如此穷困,他面对这桌子丰盛饭食,如何能舍得剩下一粒米饭?
李胜伺候在一旁,为皇帝添饭,为太子擦嘴,尽心竭力的服侍着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两个。
作为前明宫中的一名中低层小小的内侍干部,他参加过为皇帝送饭食伺候皇帝吃饭的工作,亲眼见过前明皇帝还有其他贵人们是怎么吃饭的,又吃些什么东西,再和现在的大秦皇帝比起来,如何能比呢?
他也忍不住想起宫里面一些老人的感叹——难怪大秦能得天下啊。
最后一块猪肉被萧如薰吃掉,最后一粒米饭也吃掉,萧如薰满意的擦擦嘴。
他倒是不挑食,不爱吃的东西很少,但是唯独接受不了肥肉,所以吩咐采购的人只卖精瘦猪肉回来,一点肥的都见不到的那种,这种猪肉烧起来他一顿能吃一盘。
当然了,有些时候嘴馋了,他也会吩咐李胜叫人买些肥肉膘子回来,放在锅里炼油,猪油留下做菜,剩下的油渣子给他送过来,加上一小碟盐,又香又脆,十分不错的小吃。
御膳房的御厨们表示肥肉还有这种用法,真是长见识了。
他们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吃这个东西,但是私下里拿一块吃吃,发现的确非常好吃,又香又脆。
后来萧如薰下令赏给几位大臣一些猪油渣回去当零嘴吃,王锡爵等人吃了一些,觉得的确是又香又脆十分好吃,不过皇帝说不能多吃,也就嘴馋或者嘴里没味道的时候吃一点,他们也就没多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