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深谋远虑,也许才是孙刘两家与曹操之间,真正的差距。
东吴的策略,是由鲁肃当年亲手制定的。
在这个被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谋略当中,无论是联合其他势力,还是仰仗长江天堑的优势,这些策略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这个机会,曾经来过,赤壁之战,东吴一举击溃了曹操的大军。
当时东吴上下,一片群情振奋,甚至有些人提出,借这个机会,大举北上,吞并曹操的地盘。
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曹操给东吴的所有人上了一课,教会了他们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在赤壁受到重挫,曹操失去了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东吴仍是没有任何机会北上,甚至就连原来的边境线,也无法向北移动分毫。
从此鲁肃明白了一个道理,曹操,是东吴根本无法撼动的强敌。
这一切,在一个人出现之后,发生了转变。
刘赫的横空出世,让鲁肃看到了一丝转机。
那个行事从不循规蹈矩,性格分外张扬的天机先生,在鲁肃看来,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有时还会做出毫无分寸的举动,连一个智者都算不上。
但鲁肃总是有种感觉,这个人,或许可以让早已有了定数的天下格局,产生松动。
哪怕这个松动只是很细小的,鲁肃也不愿放弃这微弱的机会。
所以当他收到刘赫邀请时,鲁肃毫不犹豫的来到了许昌。
鲁肃很明白,他代表的是谁,他的立场是什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他听到刘赫那个几乎可以说是无稽之谈的想法时,他仍是想站在刘赫这一边,促成此事。
在他的心目中,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达到最终目的工具,而他最终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
然而就在刚刚,曹操的一席话,让鲁肃看到了双方之间,根本难以抹平的差距,也让这位东吴首席谋士,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东吴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更不是刘备,而是时间。
这场三方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得越久,所有人的境地就更加危险,到最后,三方都将会是输家。
鲁肃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
他直起了身子,收起了刚才的颓废,坚定道:“我同意天机先生的想法,我们东吴愿意从此休兵。”
曹操笑了笑,似乎很能体会鲁肃的心境,因为作为一方势力的真正掌权者,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深有感受。
“我本来想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现在看来,应该没这个必要了。既然子敬先生答应的如此果断,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曹操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赫一眼,“不过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倘若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我和子敬先生,都不会放过他。”
刘赫释然一笑,“曹公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既然咱们今天说到了这个份上,连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