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洋洋洒洒的奏报,将这次巡盐的详细情况,大致的介绍了一遍,对于那些犯案的盐商赵策英有先斩后奏、收押抄家之权,毕竟这是朝廷赋予他这个巡盐按察使的权利。
可那些涉案的大小官员,就不是赵策英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赵策英只能将这些暂时收押,看管起来,送回东京,交给有司刑部和大理寺来复核再审,依罪量刑,再由御史台进行复核,最后呈上中书,若是涉及到的人数太多或者犯案者官位过高的话,那就还得曹太后过目才行。
若是事情涉及到勋贵们,还得上报宗人府。
一番奏报,所述内容着实有些触目惊心,叫人听了之后瞠目结舌,难以接受。
于朝廷而言,盐务早已是积累多年的沉疴顽疾,自庆历新政失败之后,盐务便逐渐有了沉疴之象,只是那时新政的影响仍有残余,是以虽有兆头,但却并不明显。
直至嘉佑年间,盐务沉疴之象才愈发严重,甚至自打从嘉佑十一年其,朝廷在盐课上的岁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递减。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战乱和天灾影响,百姓生活富足,举国上下,经济蓬勃发展,民生无有半点凋敝之象,全国上下,在册的人口虽然没有太大的增长,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朝野上下,从仁宗皇帝到一县知县,俱都心知肚明。
可惜那时候朝廷因立储之事,一直就没消停下来过,仁宗皇帝既无心思,也没有精力来处理盐务的事儿。
这才拖到现在。
可当这里头的情况当真被揭露出来,纵使百官们心中早有了准备,却还是被其糜烂的程度给吓了一跳。
光是赵策英等人收押的大小涉案官员便不下三十人,这还只是主犯,盐务糜烂至今,怎么可能只是这些地方官员的错。
上下勾结,沆瀣一气,官官相护,都再正常不过了。
随着赵策英的禀报,殿中百官,反映各异。
震惊者居多,平静者也有,心惊肉跳,脸色苍白,担惊受怕者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当赵策英说道他们在江南等地查抄出来的‘赃款’光是现银和银票加起来就有一千多万两,更有古董玉器,珠宝首饰无数,更别说那些个被查抄了的盐商家的铺子田地宅邸什么的。
拢共加起来,岂不是能有四五千万。
嘶······
殿内倒吸凉气之声脸面成片,韩大相公等人脸色难看,都转运使司衙门的官员们个个脸色苍白,浑身战栗。
龙椅之上的小皇帝赵宗祥恨得咬牙切齿,双手用力的攥着龙椅的副手,用力之巨,手背上甚至有青筋显现。
龙椅之后,隔着竹帘,曹太后气得脸色铁青,眼中写满了怒火,没等赵策英说完,就忍不住大发雷霆,当即勒令大理寺、刑部、还有御史台三司彻查此事,决不能放过一个蛀虫云云。
这盐务一查起来,自然没那么快结束,对于那些收押官员盐商们的拷问,搜集证据,抓人······
一时之间,原本平静的东京城,顿時就像是平靜的水面被一刻硕大的巨石给砸了,荡起不知多少波浪。
上下奔走,四處打点的文武官员不知有多少,生怕此事牵连到自己身上。
如此过了五六日,宁远侯府的那位秦太夫人,不知怎的,忽然就联合顾家四房的顾老四,也就是顾二的四叔,大义灭亲的向朝廷检举了顾廷烨,而且还特意从扬州将羊州白氏的不少族人都请出来作证。
顾二手底下的盐庄就有数百家,不少还是白氏族人们在帮着打理,当初白老太爷病重,顾二还没接受这些产业的时候,便全都是由白氏之人打理的。
而且白家人惦记着顾二手里的产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双方这么一碰头,倒霉的就成了顧二。
曹太后震怒不已,当即就停了顾二的职,让他闭门思过,同时命人彻查此事。
没过几日,青山商会便被再度牵扯进去,虽然暂时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徐章身为涉案之人的亲属,便不好再牵扯到这个案子里头了。
好在青山商会只是帮顾二手下的盐庄进行粗盐提纯,w.uansh.co只赚取一定的加工费用,并不参与经营和其他的事儿,青山商会的重心,老早就转移到了贸易和造船上。
可漕帮就没那么幸运了,作为将顾二手中的盐运送到全国各地的主要力量,漕帮和顾二牵扯的就有点深了。
没得两日,漕帮自帮主往下一众头目,多被索拿入狱,收押起来,大石头和其叔父石能文也没能幸免,唯有车三娘,因是女眷,反倒是暂时逃过了一劫。
漕帮乃是江湖帮派,帮众之中不少桀骜难驯,本领不差之辈,他们不愿束手就擒,再加上某些有心之人从中挑拨,暗里使坏,他们自然便要奋起反抗,和朝廷派去的人发生了冲突,杀了好些官吏,带着家眷落草为寇去了。
杀官逃往,落草为寇,这已经和造反无异。
漕帮不过一江湖帮派,如何能与朝廷作对,可兔子急了都会要人,要是当真把人逼到了绝路,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7017k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