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狮子山,百多年间,见证着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到今日国际化大都市的艰辛历程。精神化的狮子山,鼓舞着几代香港人顽强不息。
每每提起“狮子山精神”,香港人总能寻找到力量所在,振奋精神,迎接挑战。而一代代香港人也以自已的实践来阐释狮子山精神,并为狮子山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时,狮子山精神代表着草根阶层的努力与挣扎以及他们的顽强不息。其代表人物,数不胜数,从实业家李嘉诚,曾经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到明星刘德华及无数从社会底层奋斗争得社会一席的普通劳动者。其后的三十多年,社会环境相异,价值观念不变,代代香江儿女用自己的传奇继续演绎着“狮子山精神”。
如“香港女儿”谢婉雯的勇气与牺牲精神。因感染SARS而逝世的三十五岁女医生谢婉雯,身后被传媒冠以“香港女儿”的称号。谢婉雯的父亲曾写下一段话送予港人:希望婉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能够鼓励港人永不放弃。
如香港银行界翘楚庄世平,开创先河的创举。社会对庄老的评价是勇于创新,胆识和魄力过人,跳出常规的框框,令南洋商业银行在困境中取得成功。商界成功,庄老不忘回报祖国,为香港成功回归祖国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狮子山精神”的发展,不同年龄层人士,对“狮子山精神”有不同的理解。每种精神的出现,都有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在逆境中团结奋斗、和衷共济、守望相助及包容和谐,创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写下无数不朽的传奇故事。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