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历史上的万燕VCD上市之后,迅速被同行仿制。其实,同行不过是拆开了VCD看看里面有那些部件,激光头组建、VCD解码器芯片等等各种核心的部件,拆开仿制是不可能的。这些跟风的厂商,仅仅是拆开弄明白了,激光头是哪家企业的产品,解码器芯片是哪家公司的产品。之后,按照拆开之后得出的结果,找到对应的供应商,尝试订购这些部件。结果,掌握核心技术的供应商,来者不拒,对这些跟风的企业敞开供应零件。这才造成了,万燕VCD问世几个月,就被仿制成功,一年后,就有一堆的VCD品牌上市销售的原因。
目前,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光驱,即使拆开来之后,仿制的厂商会无语的发现,激光头组件是新飞电子科技公司,解码器芯片是新创业半导体公司提供。根本就是新飞的母公司独揽了所有核心技术,所以,想要跟风模仿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能力,进一步的仿制激光头组件和解码器芯片之类的,然而……这些产品都注册了一堆的专利。想要绕开专利的话,则相当于是重新研发一套光存储系统,并不兼容DVD的新技术体系。
本质上,只有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的,坦然拿出去上市,才不怕别人随便拆开机器就能仿制。拆开机器就能仿制的产品,只能说明一个道理,研发产品的团队仅仅是把市场上有的零部件和技术整合在一起,这些技术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根本不能控制供应链,自然就组织不了别人仿制。
目前,能仿制DVD的厂商,估计都是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之类的大厂,这些大厂商是具备激光头组建生产能力,解码芯片的技术含量更低,自然也是具备生产能力。
但问题是,国际专利法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完全无效的。所以,这些有能力仿制的大厂,也不会跟山寨厂商一样一拥而上。
更何况,DVD技术推出之后,索尼、松下、飞利浦等等一堆厂商开始唱反调,认为CD光盘已经够用了,根本没必要升级到3.6GB那么大的光盘容量。光盘比硬盘容量更大,是毫无意义的之类的。
对此,林棋只能付之一笑,因为,很快硬盘的容量是会飞速的扩容。现在机械硬盘主流的容量是1GB,但未来主流机械硬盘的容量的TB!所以,觉得硬盘不够用,所以没必要弄比硬盘容量更大的光盘,这完全是蠢话!
等到硬盘够用了,光盘已经不是必须的工具了。后世很多的电脑主机,甚至已经不将光驱作为必备的硬件配置,因为,出厂默认预装了系统,其他应用软件是可以在线下载。而系统可以用盘备份恢复,出现问题之后,仅需要盘重做系统,就可以将系统恢复到备份时期的状态。
某种意义上,硬盘容量大到一定程度,光驱才会变成鸡肋。
光存储最好的阶段,是互联网还未彻底普及,以及硬盘容量还比较小的阶段。硬盘容量“够用”,加上互联网逐渐跟水电一般普及,之后,光驱则已经变成了非必须的配置……
在硬盘容量不够大的情况下,比如,1GB的硬盘,自然不能玩3GB的游戏,这样一来,插入DVD光盘来玩3GB那么大的单机游戏,反而是目前硬件技术水平下,最适合当前市场环境的解决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