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官军没有耽搁,开始踏上了启程凯旋的路途。
一路无话,叛军已经被肃清,返程的路途很是安静,没有发生任何别的事情。至于另外一边的德库亚军,在听说叛军已经被剿灭的消息后,也不再恋战,放弃了对归德的包围,收兵北还了。
虽然申天宁所部还没有回师,但是传达捷报的信使早就把消息传达到了略阳。一时间,满城老小,上自杨志文,孟子诚等人,下到普通百姓,无不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杨志文大概是最为高兴的人了,当初在决定启用申天宁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年轻人时,他可谓是受到了诸多责难。不过,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别看他是堂堂总督,地方大员。但是,作为一个“外来户”,很多事情,他都是难以做出自己的决断,特别是略阳孟、王、郭这三家巨无霸,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而当时,这三家家主中,孟、郭二家家主都是全力支持孟家,王家主也没有明确反对,他能说什么?当然只能老老实实地点头了。
然后,正式任命下达,申天宁率部出征,对于结果,杨志文是其中最为关心的。略阳三家族根深蒂固,就算变天,卫籍得势,要想顺利治理北地,要不能得罪了他们。可是杨志文不同,卫籍之乱或许不算影响巨大,但是一旦申天宁战败,略阳就算不陷落,只是遭到围攻,一旦消息传达到中都那边,恐怕也没他的好果子吃。到时候,至少一顶“用人失察”的大帽子是跑不了的,可是谁又知道他做出这个决定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的呢?
但是现在不同了,申天宁立下奇功,不但挡住了叛军的攻势,居然还生擒卫籍,一举平定了叛乱,还间接的让被德库亚军围困的归德府解围了。刚刚听到这一消息时,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尤其是杨志文。而等心情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紧接着又是狂喜。不用说,申天宁横空出世,年纪如此之轻,前途可谓不可限量。自己作为第一个重用他的人,可谓是为以后拉来了一颗参天大树,识人、知人、敢于用人的美名肯定也会短期内不胫而走。再加上,叛乱平息,这样的好消息,岂能不让他心情大好?
与杨志文一样,王家家主王怀元、郭家家主郭光炜也都对这个意外的捷报很是高兴。毕竟,申天宁立下大功,他们二人作为举荐之人,自然功不可没,慧眼识才的美名肯定是跑不了的。只是,和他们不同的是,孟家的反应却是各自大相径庭。
申天宁刚刚出征,张策也随军出发,没了这二人在,孟元庆顿时又蠢蠢欲动起来,成天去光亨庭献殷勤,对邹月儿一顿死缠烂打,让后者烦不胜烦。也幸好张家威慑力还在,孟元庆也不敢放肆,但是却终归是个麻烦。而等到捷报传进略阳,孟元庆心情为之大变,不是变好,更不是惊喜,而是变得更加恶劣,心里暗暗咒骂卫籍这个没用的家伙,怎么就会败给两个小白脸,他原以为申天宁二人肯定是有去无回的。
他的二哥孟元泽,大概是反应最为正常的,在听到捷报时,也由衷的为申天宁高兴。但是孟元成和孟子诚听到这消息后,虽然表面上似乎也很高兴,但是心中的忌惮之意越来越浓,更是经常莫名奇妙的对下人发火,搞得整个孟府上下紧张不已,下人们时刻都是心怀惴惴,生怕什么时候说错了话,又招来一顿家法。
当然了,王瑜、邹月儿等人知道消息后,也很是高兴,不过却没有惊喜的感觉。他们都清楚申天宁的斤两,对这个结果自然不会太意外。
返程虽然无事,但是也因为无事,所以不用刻意地提高行军速度。因而申天宁所部花了十天时间,直到七月十日,才返回略阳。
大军凯旋,自然马虎不得。杨志文为首,孟子诚、王怀元、郭光炜等大大小小几十名官员,在一千名特意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士卒簇拥下,出城十里迎接。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数千民众,也自发跟随,共同迎接申天宁所部。
战争总是能改变人的气质,在出征的时候,他们不过是最初慕容复选剩下了的兵士而已,气质是迷茫,不知前路的;而在返回时,即便还隔着一段距离,但是一股无形中弥漫于天地间的煞气扑面而来,让人肌肤生寒。孟子诚不禁缩缩脖子,皱起了眉头。
申天宁远远地就看见了杨志文等人,连忙在大约半里地外下令停步,然后带上雷青、严怀义、荀武、褚维、张策等人策马上前,直接在马上行了一礼道:“见过总督大人、各位大人,末将幸不辱命!”
杨志文赶紧说道:“申将军不用多礼,府中已为将军安排好酒宴洗尘。”
申天宁暗中一皱眉头,这类事情是他最不愿参加的。不过他也明白,这种酒宴又是他必须参加的,不能推脱:“那好,末将先安排好我这些兄弟们,然后就立即赶到府上,各位大人不必等待,可以先行返回。”
杨志文正要点头,不料孟子诚却突然抢着说道:“申贤侄不用去烦心这些琐事,军中事情我会找人替你安排好的。贤侄只管准备好一会的劝酒即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