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讯传回中都,北堂元自然不会容忍,正要下令出大军征讨时,却上演了老套而熟悉的段落。
帝国各大军镇节度使,除了曦宁申天宁之外,东兴东方乐、岭北郎武群、关南林泉、断天段熙晔等人,纷纷上书中都为龙跃求情,言辞中,隐隐更是有胁迫之意。对于中都的朝廷来说,一家节度使,他们尚且还有能力应付,但是如若换成几乎所有军镇,那么朝廷将会难以应付,更不用说边境上蠢蠢欲动的德库亚人和天吴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朝廷被迫答应了,威信必然大减,对地方控制能力还将严重下滑。
“无巧不巧”的是,正好在这个关头,天吴大举北伐,为了暂时安抚人心,同时龙跃那边又正好宣布愿意暂时放弃节度使之位,而是以‘代理‘节度使的名义暂时全权掌控龙渊镇大小事务,朝廷得到这个台阶后,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还是捏着鼻子承认了龙跃造成的既成事实。
当然,之后天吴北伐大军就草草收兵南返了……
这件事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有了开头,便难以收尾了。龙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谓开了一个‘好头‘,不但是节度使们,就是那些略微偏远一些的行省总督,也开始有意无意的减少了向中都缴纳的赋税。同时,各个地方势力为了壮大势力,更是疯狂的加收各种税赋,不幸的是,这几年帝国各地都遭遇了罕见的天灾。
1257年秋,龙江大旱。同年底,咸化大水,死伤无数,粮米收成下滑严重。
1258年夏,龙江、咸化、德阳、河南大旱;绛州、东海大水;文渊境内的龙源江水暴涨,受灾达到数十县之多,死伤逾十万……
1260年春,东兴镇爆发瘟疫,曦宁同样没有幸免,出现严重蝗灾……
1261年冬,绛州、北地、东海、抚远、汉中等行省以及北方四镇东兴、曦宁、关南、岭北等地大雪封山,冻死冻伤牲畜、行人无算……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而且后者原比前者危害剧烈。原本只能作为一个秘密组织行事的太平道,此时已经渐渐演化为一个半公开的组织,甚至大量的官员都成为其信徒。帝国中央虽然对此十分警惕,但是因为各地频发灾报,以及龙跃事件,始终有心无力,抓到的几个人,也只不过是太平道中的几只小虾米,真正的大鱼一条都没有捞到手。而与此相比,每年一次的德库亚人例行南侵,反而显得不怎么引人关注了。
与晋元帝国相比,南方的天吴帝国此时显得蒸蒸日上。帝国皇帝南宫离重用了一位名叫杨宏,来历莫测的年轻人,封侯拜将,荣宠无尽。而这位杨宏,也的确没有辜负南宫离的信任,连番施展雷霆手段,让原本暮气日重的天吴官场为之气象一新。接着,他更是多次亲自领军出征,多次击败天吴帝国西南部的坦尼亚人,迫使对方向天吴称臣纳贡。此后更是数次率军北征晋元,虽然因为他向南宫离提出的国策是先南后北,先安内再攘外,所以进展始终不大,但是却从未有什么败绩,令得军中大量对他不服的将领也不得不开始正视这名年轻的将领。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南宫离将自己的幼女,南宫婉云下嫁给杨宏,并册封为神威候,破格提拔为天吴帝国右丞相(天吴以左为尊,右丞相相当于副相),分管军部,主掌松江附近的帝国最精锐的三个师团合计十万大军。
当然,这位杨宏,事实上就是当初申天宁自小的好朋友,发小的那个杨宏。相比与当初的两个玩伴,杨宏至少在目前一个阶段中地位权利都远远超出了他们,在整个天吴帝国的重要人物资料中,杨宏都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角色。
杨宏并没有辜负南宫离的信任和支持,原本朝堂中大多看他不顺眼或者冷眼旁观的人群,大多也都换上了一副和善的面孔。整个天吴帝国,此时君臣和谐,国泰民安,储君之位由于早早得到确立,其中争夺之惨烈远没有它北方的邻居剧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