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厂长率助手对白龙港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觉得具备办一个分厂的基本条件。由于双方均有合作诚意,很快达成了厂、村联营办厂的意向:
厂方和村方共同投资设立海通市交通机械厂白龙港分厂。厂方以设备投入并负责下达生产任务、进行技术指导和落实产品销售,提前向分厂预付销售款,保证流动资金充足。村方以土地和厂房投入并负责生产经营。利润对半分成,三年后,设备归村方所有,合作方式另行商量。
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厂方新设备上马后,随之生产出新产品。但旧设备生产的产品,在两至三年内还得按合同向用户供货,这项工作就由分厂来完成。而村方以土地优势和少量的投资,可以依靠厂方的设备、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来实现盈利。
应声和老赵在厂方签完合作办厂协议后,就急乎乎的要赶回村。董厂长说:
“急什么?签了协议也得喝杯酒庆贺一下。”
“谢谢董厂长,不了,回去还有事!”应声回答说。
董厂长之所以愿意和白龙港合作,是因为看上了懂行的老革命老赵,看上了应声的闯劲和信用。他知道年轻人急着想赶回去是为建厂房的事,也怪难为应声的,没钱怎么盖厂房?还是得帮帮这个小伙子。
“都到饭点儿了,不喝上一杯那还是一家人吗?”董厂长说。
“恭敬不如从命。”老赵向应声示意,应声点点头爽快的答应留下。
应声由于为建厂的事精神压力太大,三杯酒下肚就有点晕乎乎的,这个老赵心里明白,董厂长也看出来了。老赵说:
“接下来应声的酒我来帮他喝,我们那个地方气候恶劣,不会喝酒的人也练出酒量来了。”
“好好,随意。应声有你帮衬真是幸福啊!”
“你们两个都是贵人,有贵人相助,还担心厂搞不好?”应声接着董厂长的话说。
“应声你真会说话。你这么着急赶回去是为建厂房的事吗?”董厂长问。
“是的,在谈合作的时候就和您亮底牌了,我得想办法筹款啊。”应声说。
“其实,建筑公司为了接到工程有个通行的做法就是垫资,你看我们的那几幢新厂房都是垫资盖的。当然,分厂建筑面积小,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干。”董厂长从内心想帮衬应声一把。
“这倒是个好办法,可以试一试。”老赵高兴的说。
“应声,不要太着急,把会堂整修一下可以作为车间,只要新建一幢厂房就够了。如果真谈成垫资了,应声同志你可是玩的空手道啊!”董厂长既认真又半开玩笑的说。
应声又挠挠头。这已成了他有好事,被人点破后的下意识动作。虽然董厂长出了好主意,饭局一结束他还是急着要回村。董厂长目送着一老一小离厂远去,心中对分厂充满了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