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菜者忽然扯高了嗓门:“好嘞!”转身碎步疾行,风也似的去了。
不多时,店小二便送来一坛杏花酒和热汤桶,当着忠尧三人的面熟练地将酒倒入一考究的青瓷玉壶,再将玉壶浸入汤桶,待烫热后为子翃、黎诗、忠尧一一斟入杯盏中,微笑着作了一个请的动作,说道:“客官,请慢用!”
言讫,双手交叠于腹部,微微一点头,便退下了,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半点生疏。
忠尧忽然叹了口气,端起手中的酒盏,凝睇着浊酒,说道:“既然来了杏花楼,又岂能错过这‘醉青龙’的杏花酒,来,干!”说罢,三人高高兴兴地碰了一下酒盏,仰头一饮而尽。
此时,一年约十三四岁的女子身着藕荷色褙子、手持一琵琶,不呼自来筵前献唱,黎诗见其五官端正,手指纤细,面带忧伤,正想问问,却不料被店内一小二瞧见了,快步赶了过来驱逐之,并呵斥道:“快走快走!这里是杏花楼,只允许‘焌糟’、‘闲汉’、‘厮波’,不允许‘札客’或‘打酒座’!”
黎诗还没来得及问个明白,琵琶女便被这店小二轰了出去。
她不由得更好奇了,便唤来店小二问道:“这位小哥,恕我孤陋寡闻,方才你口中所说的‘焌(jùn)糟’、‘闲汉’、‘厮波’,还有那‘札(zhá)客’或‘打酒座’都是些什么意思?还望不吝赐教。”
“哦,姑娘言重了,赐教不敢。”店小二顿了顿,侧身瞥见一位绾着高髻、腰系青花布手巾的妇女正在为另一桌酒客换汤、斟酒,便指了指,说道,“这街坊间有的妇女腰系青花布手巾,绾着高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便称之为‘焌(jùn)糟’。
杏花楼因日纳食客上千人,人手不够,所以掌柜特许焌(jùn)糟入内相扶。
有的为酒客买东西、唤歌姬舞姬,跑跑腿,取送些钱物,谓之‘闲汉’,还有的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献果子、香药之类,客散得钱,称之为‘厮波’。”
黎诗微微点了点头,忽又问道:“那方才那个琵琶女……”
小二如实相告:“这是一些不请自来的下等歌妓,筵前歌唱,讨取钱物,事毕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札(zhá)客’,亦谓之‘打酒坐’。”
“原来如此,这江湖上的叫法还真是名目繁多啊。”黎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可听完小二的介绍,.nsh. 仍然有些疑惑,又问道,“那为什么就允许‘焌(jùn)糟’、‘厮波’,甚至‘闲汉’入店,却不允许琵琶女献唱呢?”
“这个……”小二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沉吟片刻,只得说道,“个中缘由小的不知,只是听闻先前札(zhá)客讨赏发生过一些事情,后来掌柜便定下规矩,不许札(zhá)客不请自来、入店献唱。”
黎诗“哦”了一声,与子翃和忠尧面面相觑。
子翃又端起酒盏对忠尧说:“来,师弟,再饮一杯!”
忠尧笑嘻嘻端起酒盏,二人互敬后一饮而尽。
黎诗转头对小二说道:“多谢小哥。”
店小二说道:“几位客官若没有其他吩咐,小的便退下了。”黎诗微微颔首。
那店小二退下后,过了没多久菜已上齐,忠尧等三人便大快朵颐起来。
就在子翃和忠尧酒酣耳热之际,杏花楼门口进来四个凶神恶煞之徒,佩刀负剑,其中一个睛若黄珠、尖嘴猴腮的模样,另一个獐头鼠目,额头爬满了岁月的皱纹,余二人乃壮汉,一身横练肌肉,各将一把五六十斤重的大刀扛在肩头,刀柄上拴了铁链子,系在缠了多道麻布的手臂上。
四人衣衫上均不同程度沾有斑斑血迹。
两壮汉将大铁刀往地上一立,连续声响,刀刃处闪出两道寒光。其中一名大汉厉声喝道:“想死的留下,不想死的就滚!”
店内座中酒客听罢,吓得大惊失色,四散而逃,唯有忠尧等三人安然不动,继续悠闲地吃菜饮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