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藏吏王度心中暗想:“给了银子就是不一样啊!”面上却竖起大拇指赞道:“卢巡检不愧是见多识广!这万石船的舵杆以钦州紫荆木制成,长约五丈,栉风沐涛岿然不动。此船以石丁石作碇(dìng,系船的石墩,宋时有石墩为锚,也有铁锚),上绾藤索,其大如椽hán),长五百尺,抛碇起碇则使用滑轮,若遇风涛紧急,还可加抛游矴。
船尾的正舵有大小二等,随水浅深更易,另设三副舵两个。
矩形门舵安放在船尾中央,工匠在舵面上打了许多孔,为开孔舵,可减少水之阻力,使转舵省力许多。
另有平衡舵,将一小部分舵面移到舵杆前面,令操纵更加灵活轻便。还有升降舵,可随水之深浅而择机使用。”
卢巡检试着转动舵轴,感受了一下,似乎颇为满意,频频点头。
又巡视片刻,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看此船巨大,船身结构多为拼合构件,以小料拼成大料使用,拼合梁和拼合柱不少啊!”
“是、是,卢巡检好眼力。”王度小心地应付着,说道,“此船船柱偏大者,用两至四块木料合成一根整柱,各块木料之间内部以暗鼓卯和楔结合,拼缝处各贴了六至十根瓜棱,合缝用铁鞠,表面另以盖鞠明鼓卯盖面。”
“嗯,如此看来,造船工艺颇为精湛。”卢巡检点了点头,又随口问道,“舰成之日,应是出了大钱雇请善术者视之了吧?”
王度微微一笑,答道:“卢巡检真乃行家里手,大舰既成之日,黄宅申公便请人相船,术者仔仔细细勘察了各处,曰船头高于船身者,掌舵人望路受阻,如是者凶;船之底板数双板者凶,只板单数者吉。
故,本船底板乃为单数。
另,如您所见,船舷两侧缚以大竹为橐(tó),可拒浪;装载人与货,则以竹橐(tó)当吃水线,水不得过线。底板和舷侧板为三重大板结构,此船还配设有小船,万分危急之时可用于逃生救生。
哦,船上多樯多帆,樯橹还是转轴设计,便于使用多面风。”
主藏吏王度借机开口便将卢巡检夸赞了一番,又侃侃而谈,把船体一些细节详述了一遍。卢巡检听罢,眉梢带笑,微微颔首。
彼时,一名水军甲士前来禀报随行三艘八百料盐船的检查情况:“启禀卢巡检,另外三艘同行盐船,业已检查完毕,每船七十尺长、十八尺阔,载量八百料,并无异常!”
卢巡检问道:“有关船只安全和预防事项,如行进间的船只如何规避碰撞,离靠岸时的船身触碰,如何防止搁浅,船只保养等等,可有仔细询问过船工?此外,可有检查船上用于风暴天、霜冻天、大雾天时的必要应急设备?”
那水军甲士拱了拱手,恭敬地答道:“回卢巡检的话,如您所说,皆已按照惯例,一一查检询问。”
“如此,甚好。”卢巡检颔首道,“退下吧。”
前来通禀的水军甲士刚刚退下,又见一名随从巡盐的甲士急匆匆赶来禀报:“启禀卢巡检,查获一木船自常州来,运杉(shā)木前往江宁,手续不齐,须课税。”
“好!”卢巡检听闻此消息,立刻变得异常兴奋,大喜道,“总算是有收获了!”接着大手一挥,招呼所有巡检军士离去。
“兄弟们,都过来!且随我走一遭!”
散落在船头船尾的数名甲士听到卢巡检召唤,纷纷疾步奔了过来,在上下船的梯板口聚集,准备下船离去。
临行前,卢巡检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转过身来,向静候在侧的王度和刘纲吏嘱咐了几句,大意是说什么要注意风帆材料软蓬硬篾,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等等,末了还提醒说要注意防火,之后便带着人匆匆下船去了。
送走了巡检司一干人等,主藏吏王度和刘纲吏对望了一眼,各自长长松了口气。
此时,先前值守底舱的那名船工乔二匆匆来报。
他显得颇为干练,疾步至两人跟前,拱手欠身道:“主藏吏、刘纲吏,船头船尾的盐袋和货箱已经重新码放整齐了,请二位移步检视!”
“不必了,你办事我和刘纲吏都放心。”王度瞥了刘纲吏一眼,淡淡地说道。
忠尧三人立于一旁,子翃不解地说道:“他办事还放心?”
黎诗惊奇地望了那乔二一眼,悄声说道:“这船工先前还是一副傻不愣登的模样,怎地眼下像变戏法似的换了个人,倒显得精干起来了?敢情前面都是装的啊!”
“人家啊,本就精明着呢,只不过迫于无奈,演了一出苦情戏罢了。”忠尧轻声说道,“若我猜得没错,那乔二和周存应该不是值守底舱之人,真正值守底舱的人应该就是行窃之人。”
子翃一惊,连忙低声问道:“此话怎讲?”
“船上的盐、箱里的货,肯定是丢了,而且还不少。”忠尧笃定地说道,他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