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依你!开始吧!”忠尧一咬牙,朗声答道。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身为华夏子孙,这‘中国’二字是何意,出于何处啊?”小神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声音懒洋洋的。
忠尧沉吟片刻,正色说道:“我既为华夏子孙,理应知晓这‘中国’二字的含义,是为传承。‘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之‘梓材’篇:‘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此文乃周公旦所著,周公旦即‘周公’。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时十分年幼,故由周公摄政。
《诗经·大雅·民劳》中亦有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处‘中国’,当为「京师」,汉末刘熙曾言‘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而中国二字最早出现于器物上,是在周代青铜「何尊」内壁底部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中,‘余其宅兹中或,自之辟民’,这里的‘或’便是‘国’字的早期写法,意为‘居住在天下中央’之意。
铭文曰,周成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小神龟点头道:“嗯,不错,有点斤两。那再问你一个,‘朕即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也拿来考我?太简单了吧!”忠尧哂笑道,“这是秦始皇说的,不是‘朕即为皇帝’,是‘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出自太史公《史记·秦始皇本纪》。”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此言出于何处?”小神龟又问。
忠尧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出于史记《五帝本纪》,帝喾云‘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又据《后汉书》中记载,建武二十八年,班彪上书光武帝刘秀:‘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二者合一,故有此言。”
听着忠尧回答磕巴都不打一个,小神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想:“这轻轻松松一下就过了三个问题了,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不行,我得出个难一点的来考考他。”想罢,灵机一动,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语为何意,出于何处?”
忠尧沉默了一下,面色凝重地说道:“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须得结合上下文。这句话其实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原文首字其实并不是‘普通’的‘普’,而是‘汉家至德溥大’的‘溥’。
鲜为人知的是,此句后面其实还有一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意思是‘大夫失职,行事不公,却以我为贤,派遣不停’。原文是在表达一种抱怨,倾诉心中的不平和牢骚。
全文则是:
陟(zhì)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gǔ),忧我父母。
溥(pǔ)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xiǎn)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w.kshu.o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háng)。
或不知叫号(há),或惨惨劬(qú)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dān)乐饮酒,或惨惨畏咎(jiù);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通读全篇,不难理解其义: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士子,每日起早贪黑忙不停息。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
你看普天之下,广褒无垠,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分配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
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走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富力强。我自我感觉也是膂(lǚ)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四方。
但可悲的是,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
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
有的人完全沉溺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承担;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
你看,大锅饭的问题几千年前就有了,是吗?人性使然,几千年前出现过的问题,及至今朝,保不准又会出来,唉!”
忠尧说罢,不由心生感慨,长叹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