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农民每年还要交公粮,三上缴,水费,统提款。
以李富贵他们屯来举例,他们屯一共不到三百户人家,两千开口人(那年月人口多,家家最少三四个孩子)。人均两亩地,五分之三旱田,五分之二的水田
交粮时村里也会尽可能的交苞米,黄豆和土豆种的都不多,而麦子在吉省很少有人会种,不种黄豆是因为如果化肥不够的话,太累地了,而土豆的产量又低
要不是村里还有个粉房,每年冬天能漏一个月的粉条,拿粉条能出去换钱,不会有人愿意种的
苞米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但是又卖不上价,村子里能卖上价的只有大米。
他们村的环境就好似一个超小型的小盆地一样,四圈大多是山,村子坐落在小盆地正中间,曾经这里是一片荡子,一大片榛子林
东南山上位置曾经是一个大红柳子,有着几百个胡子,辽沈战役的时候,在解放了四平和省会后,发现了还有这么个玩意,就一顺手就给剿了,李富贵舅爷当时就是带路的
后来发现这是一小块宝地,就中间平地上的榛子杆都给砍没了,在最高的位置建了村中大屯,村子西北角两山夹坳的位置有一口露天泉眼,距村长能有二里地,据说是打发现省会母亲河那会就有了这口泉眼。
五六百年间从没断过水,入口甘甜,水还不硬,拿着水瓢略微弯腰就能舀到水
夏天时村里的小孩们就会拿着家中的容器,岁数小的没劲,就左右手各拿暖瓶,岁数大点的有劲了,就挑水?,先去喝个饱,在灌满暖瓶,或者把水?装个半满,全满爱洒,还累,不过一般都是合作着来取水的,大孩子挑的水?里头的水,.anshu是一家一?的,小的手中的暖瓶也是一家一暖瓶
泉水刚出来甚是清冽甘甜,非常好喝,但是想保留住这份清凉甘甜,水?就差点意思了,用暖瓶能在半天内保留住那种清冽甘甜。一半下午两三点钟打回来
然后先喝水?中的水,这对于,无论是在地头正避暑的人,还是在家快热个够老呛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消暑利器。
这种事业只有小屁孩们有毅力和时间去做,虽然孩子也要正常下地干农活,但是父母们还都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尽可能的心疼孩子的,夏天天热,大人们干点活儿都热的要死,更何况孩子呢,也干不了多少活,孩子们乐意大晌荒头上,跑泉眼那边去喝水,那就让他们去,再顺便给安排点任务,打点水回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再用暖瓶里的泉水,冒碗水饭,水甜滋儿滋的,就着点酱缸咸菜,吃的舒服解暑,还省菜
村里的水稻大米,一直就是周边几十里范围内好粮食的标杆。
比照着周边县市那些所产的特供米实际还要略胜一筹,就是地方太小,产量太低,不够分的,另外就是他们县名儿不太好,山不穷,水不恶,人比较刁,省里出名的刁县
除了不擅长发展经济之外,什么都擅长,比如要政策要拨款,要补助,那真是打遍周遭无敌手!
因为这里满族人很多,历史上出过几个清史名人,也出过大族,这族女人比男人出名,但名声不太好,属于历史罪人
因为种种类似原因,他们村很好,但是名声很难传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