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二八年十月,今年比较冷,今天是十月三日,今儿早上,该上班的红光头却没有如期而至,老天爷的脸色很不好看,黑压压的。
看样子要有雨雪。
榆林的天,过了九月(农历),雪就是孩子尿床、大人窜稀放屁;人们永远不敢放心,老天一黑,大伙儿都提心吊胆。
别看黄土高原旱,真真天上落雨雪,那可不是小阵仗,没见过的人绝对会怀疑,这地方竟然还干旱?!
恰逢十七世纪,大明进入小冰期,近年来冬天愈冷,节气也乱,谁敢在这个时候试探老天的尿性?
于是东西一千二百里、南北四百里的榆林大地开始忙碌(明朝榆林镇很大)。
小米是种晚熟的庄稼,阴历来讲,九月中旬左右才熟,近年来节气暖得晚、冷得早,这都十月了,小米才开始走黄。
今年还旱,地里庄稼早在夏天就枯了一波,能长到现在的,还都是拜有些地头儿水足所赐,大伙儿都很珍惜。
家里不论是婆姨还是汉子,都下地开始收割。
大头兵也不例外,大明的士兵,是要种地的,这个属性,李九州很喜欢,会种地的士兵,就喜欢创造,这倒是后话。
大明的军士,薪酬上来讲分两个部分:粮饷,自然是粮食和饷银。一般来说,是三成银子,七成粮食,颇有几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意思。
大明粮价很贱,主要是大伙儿都种地,军队自己也种地,从经济角度来说,不是好事儿。不过军队自己能种地,就大大降低了军营哗变的可能。
榆林的兵,其实根本说不上穷。全国范围内来比,这帮家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富户,原因自然是他们的工资水平比较高。
大明的兵,工资是按照兵员良莠程度下发的。
最底层的四等兵,月折一两二钱,最顶层的“上士”(上佳士兵),则是三两月钱封顶。
一个月三两银子的上士(顶级士兵,不是军衔,类似于职称),一年中割上个人脑袋,一年稳稳收入过三十五两,要是走了狗屎运,能捞回来一匹马,乖乖...跟后世地产销售卖出去一套房子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这是个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呢?
这收入标准,搁在后世,基本上无缝对接年入二十万的中产阶级。
而且是二零零九年的年入二十万。
二零一九年的二十万,得袁崇焕死了之后,大明又通货膨胀,军费明升暗降时候,两者价值才对等。
大明朝银子很值钱的!
哪怕是江南膏腴之地,靡费些养活一家三口,一年三十两也足够,按照明朝百姓的活法,就是一个月吃一次肉。
放在后世,这种生活水准,就是每逢出手机、游戏统统拿下,看小仙女的书也看正版,长得又帅、收入又高、身材又好,还有专业技能,未来三口人、两辆车、一套房。
既然江南都活得下去,更何况是榆林?
这地方,整个一黄莲炖苦瓜、地里没庄稼、喝水河流少、天上太阳大。吃饱了也没什么好花钱的。李九州后来发现,明朝的兵不像是后世的兵,明朝的兵更像后世的国企员工。
只是他们的业务,是杀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