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这个字。
越是乡下,越喜欢什么都比,谁家的娃娃满月收了一金钞,谁家的姑娘嫁给了大家子,谁家的孩子上了好学堂,甚至谁家的碗碟很漂亮,谁家的柜子是天香木,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卖棉花更是大事,你家一斤卖两银钞,我家要是卖一银钞岂不是让你瞧不起觉得我是冤大头?马车虽然少,但它天天来,排上一个月队,就不信卖不出两银钞!
于是乎,一家卖棉十家等,这要是卖给童锦坊花间集,明年不种棉也是不愁活。
原本,陶聚源根本不担心童锦坊花间集能抢走多少棉花,真要是把云州的棉都以这个价格收了,两家就是白打工,一点钱都赚不到。但没想到的是,童锦坊和花间集并不正儿八经收棉,慢慢吞吞半个月下来,一共也没收了十万斤,倒是这民间的风声传得越来越烈。
那些收棉的马车夫不知传了什么,让棉农们把棉花捂得更紧了。
陶聚源家大业大压力更大,云州布商看着、贺州布商等着,这一大商意味着从上到下几万人的营生。八月棉不足、九月布难出,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童锦坊和花间集收棉的马车是越来越少,但是棉农不为所动,心甘情愿一直等下去。
一时间,整个云州的棉市如同静止,陶聚源的纺车转不动、织机起不来,数以万计的雇工整日闲散。
陶聚源再度上告州府,但这一次青云医馆早已登了先,拿出厚厚的营学攻绩工程案,痛陈陶聚源“以商欺医”。在州府那里,童锦坊和花间集变成了青云医馆的差遣,此举颇是不得已。
营学攻绩的工程案中,大书特书此次医用棉布之重,列举多项数据证明此举对今后云州民生有着何其大的作用。这么一来,州府也是懵了,青云医馆没有棉花,后果居然如此严重?
但此事过于冗杂,.ush.陶聚源、青云医馆皆有令人笃信的呈案,就算划分棉区,又出来童锦坊花间集扰乱棉市,州府想要捋个明白,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云州各郡的棉期并不相同,菊郡松郡的棉花先熟,大概一旬后梅郡和飞虹郡的棉花才熟,再过一旬最东面的东华三郡才到时候。
也是这个间隙,陶聚源准备下手东华三郡了,没想到那里的棉农更加“踏实”,一银铢本来已是大喜过望,但现在想都别想。
更夸张的是,陶聚源来此之前,童锦坊和花间集打了起来,虽然未见谁家真的卖了出去,但棉农之间已经喊出“三银珠”的可怕价格。
事态更加紧迫了,棉花捂成了宝贝,谁管你商号如何如何,棉农只管自己能多赚多少。
东华三郡是陶聚源最后的堡垒,要是此地还是收不到足以解渴的棉花,事情就真的有些致命了。
今年收不到再看明年?小家小户无所谓,大商大业的损失难以估量,没有足够的棉花,不止是入市这一波,它会影响到陶聚源一整年的棉布出货。云贺商道的繁忙,大头便是双方以年而计的货量产出。
眼下情势,不止静而且乱,各方势力盘杂,陶聚源想解开这乱麻绝非朝夕之工。
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雪州也来凑热闹!
花间集说童锦坊奸诈,用三银铢价格蛊惑棉农,童锦坊也是同样的言辞,说花间集栽赃。
然而,雪州这一出,立时真相大白。
没错,冰封阁就是要三铢购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