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还没吃呢,您赶快吃吧,凉了可就没那么好吃了。”
“臣有黍稷和肉干即可,公子爱吃玉米,就多吃一根吧。”
既然如此,姜小白也就不再推辞了,
吃了两个玉米下肚,他就饱了。
此时,姜小白感悟到了什么,对鲍叔牙侃侃而谈道:
“先生,您曾经教过我‘农事不兴,国事不振’的道理,学生一直深以为然。
如今咱们齐国的乡下出了人才,种出了玉米这样的粮食,在旱灾之时依然能够获得丰收,实在是齐国之幸啊!
这种粮食若是能在咱们的国土上广泛种植,将来还怕齐国的子民食不果腹、齐国的军队粮草不足、齐国的粮仓空虚无粮么?”
“公子时刻记挂苍生子民,亦能体悟治国之大略,实属难得啊。”鲍叔牙欣慰地点着头。
“那还不是因为先生您教得好,小白自然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姜小白恭敬地对鲍叔牙拱了拱手。
鲍叔牙向来严肃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
……
话说江成发粮之事惊动了琅琊邑官府。
此时,琅琊邑朝阳街,县邑官府办事处,县令大人高柳时在查看里正报上来的税贡计簿,忽闻巡吏来报,城北门外10里处甘霖村地界有人在施粮赈灾。
高柳时一听到这消息, .kanshum当即放下手中的竹简询问道:“是何人施粮赈灾啊?”
“回大人的话,此人名叫江成。”
“江成?何许人也?”
“回大人的话,江成乃甘霖村庶人耳。”
高柳时闻言,垂首捋了捋胡须,陷入沉思。
他近来为琅琊邑所辖甘霖村遭遇旱灾一事困扰不已,而因为齐国国君齐襄公热衷于对外扩张,战事接踵不断,导致全国各地都粮草紧缺。
琅琊邑粮仓中的存粮也已到了红线,他正为开仓赈灾的事举棋不定,竟听闻有民间义士自发解囊救灾,顿时心中十分感动,心里暗暗叹道:此等庶人尚且心系苍生,自己身为一县之长,更应救子民于危难之中啊!
于是,高柳时立即下令开仓赈灾,规定甘霖村所有在藉村民每户可领一袋黍稷!直到仓中粮食发完为止!
此消息一传出,甘霖村原本人心惶惶的情况得到了些许改善。
......
回到施粮赈灾现场,江成他们前前后后用了三个时辰才把一车的玉米全部发完。
人群都疏散了,道路也畅通了,集市街再次恢复了正常的通行和摆摊。
公子小白一行车马早已备好,道路一通,车队一刻也不再耽搁,朝着莒国的方向扬长而去……
“今日出来赶集,一个刀币没见着,一车玉米没了,回去不知道如何跟夫人们交代啊。”陶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跟他哥嘟囔道。
“短浅!咱们主家已经把名声打了出去,还怕卖不出玉米?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