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辰时中,金乌初升,天气晴好。大隋上将军崔崇瑜率兵十万出征突厥,随行除了军中将领,还有蜀王及蜀王世子,淮王世子,及文家通武艺的八位郎君。
慕扶疏没有去,因为后勤交给了她。
不是说跟着去的百来辆车的粮草就够了,在他们远征的同时,需得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充,这军需官一职只有慕扶疏才能胜任。
蜀王终究还是屈服于出征突厥。他还想做最后一搏,也许能在战场上挣回面子呢?虽然这个希望很渺小。
无线小鸟被三郎带走了三只,相对的三只被慕扶疏留了下来。她不知道远隔千里后是不是还能用,但至少要试过才知。若是小鸟不能“千里传音”,她还有大鹏,和三郎的联系总不至于断了的。
三郎离开前慕扶疏将空间水和药物给他准备了一车,只要不是当场身亡,有了那些就有机会活命。这次出征他们不会多用火药,因为这次他们是以侵略者的姿态去的,再用**有违天和,就是杨翁和崔崇瑜也不赞成。因此那些**也只带去了三百个,投石机却是带了五架,远距离投掷也是很有杀伤力的。
大部队出征一天后,晚上慕扶疏和三郎用无线小鸟通了话。这个时候他们大约相距八十里左右,通话速度很快也很清晰。
因为缺少战马,慕扶疏空间里的马也不能随便拿出来,毕竟太多也招人眼球。大部队行进速度并不快,一天最多也就百多里路,这样算下来起码要二十来天才能到突厥人现居的草原。
大军开拔后天气也好转,不再热的叫人受不了。慕扶疏先是命李管家去打听有没有要买田地的,不管好坏都买下来,后又拿出红薯土豆玉米等种子开始育种。并在城里广贴告示,有愿意种高产新粮的可以去世子田庄领粮种,一时间在城内掀起一股热潮。几乎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消息灵通的知道蜀地有种高产粮食叫红薯,就是告示上那种,于是不到三天,李管家新买的庄子上已经挤满了人。
慕扶疏忙的脚不沾地,育种的事只有她一个人做,外面的都是明面上的。还有空间里的也要移出来。每天晚上和三郎通话时间也越来越长,随着路程越来越远,小鸟回话间隔也越来越长。好在他们粮草充足。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八月十四,三郎在通话中抱歉今年没法给她庆生,又贱兮兮的表示明年她就及笄可以嫁人了。他不说慕扶疏都已经忘记了明天是她生日,这个中秋节大约要她一个人过了,三郎杨惟爱杨翁都不在身边,连林氏和阿猪都远在蜀地。
古人对中秋节还是很重视的,一大早的就有下人来请示今天过节什么章程。慕扶疏想了想。打算要不就做月饼?
自从来了这里一直处于饥荒中,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有金手指的她。但是普通百姓都是好几年不得饱肚了。就算这洛阳城繁华,也只是少饿死几个人罢了。
带着人去了她的“私库”搬出了面粉玉米粉各种原料,乘人不注意拿出食谱看了月饼制作方法,烤箱是没有的。烤炉倒是有。是从一家做炊饼的人家找来的土烤箱,效果不知道如何。
慕扶疏打算做的是普通的火腿月饼和芝麻馅儿或者豆沙馅儿的月饼。像水果馅儿蛋黄馅儿还有冰皮月饼什么的还是用空间里的烤箱做比较好。
古人们的智慧还是很高的,在慕扶疏半吊子的指导下,失败几次后居然真的做出了苏式月饼,外酥里嫩的,猪油放得多,又香又鲜。越做到后来越纯熟,只恨烤炉不够用,有那精明的下人居然打算在大厨房做一个大烤炉,慕扶疏也随便他们去折腾,只拿了卖相好的叫人分别送到阿依帕夏和文府崔府等处。
申时末,厨房来说已经做出了五六百只月饼。下人人手两个也才分去一两百个,剩下的过夜也不好,慕扶疏便叫春眠春晓抱琴几个拿了大篮子装好了到府外去分发给经过的百姓。
洛阳城虽然比别的城池好一些,吃不饱的也大有人在。一般有城主的城门口是不会放乞丐进来的,但是洛阳城城主不在,突厥战役过后就由蜀王和崔崇瑜手下的士兵接手城门隶的工作,在对待进出城门的百姓的筛选上并不严格,而且三郎还言明不许收进城费,一段时间下来,城内也开始出现乞丐的影子。
要说乞丐最多的便是城西,那里平民百姓居多,城南城北高门大户虽然多,也有钱有粮,等闲却是不会开门的,乞丐们去了那里也是讨不到吃的,倒是城东城西的都是些商户或者小有资产的小户人家,看见乞丐还是愿意给点吃的的。
慕扶疏正在厨房看着几个据说会做烤炉的下人忙活,春眠跌跌撞撞跑进来,喘着气道:“外面……月饼……没了……人越来越多……”
不是吧?什么时候世子府门口行人这么多了?慕扶疏跟着春眠走出去一瞧,也被吓了一跳。
原来不知道是哪个好运的小乞丐正好经过这里,看见有人发好吃的饼,拿了两个后便跑回去通知其他人,于是在不到一刻钟时间,几乎整个洛阳城的乞丐都得到了消息,全数往这里蜂拥而来。
好在这些乞丐平时乞讨惯了知道规矩,并不吵闹,就蹲坐在大门外眼巴巴望着几个丫头手里的空篮子。
抱琴她们吓傻了,站在原地不敢动。春眠活络,晓得跑进去找主子。
慕扶疏出来的时候就见眼前黑压压一群不下三四百人,几乎整条街都站满了,有那胆大的路人正劝说他们离去,告知他们这里是世子郡主的府邸云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