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进忍不住在心中腹诽道:你都决定要守了,还召我来做甚?消遣我么?
但表面上,李重进还是保持恭谨:“陛下既然意在守城,需立刻派人赶赴扬州,勒令韩令坤严守扬州城。”
郭荣淡然问道:“派何人去较为妥当?”
为这赶赴扬州宣旨的人选,郭荣也是头疼不已,他安插了慕容延钊和柴贵随韩令坤南下,就是希望他们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在特殊时期制止韩令坤一意孤行。
可如今韩令坤不顾诏令,强行领兵撤退,想来慕容延钊与柴贵皆未能起到作用,那就算再派一名亲信近臣去扬州,估计也难有成效。
该死的韩令坤...郭荣虽然面沉如水,但心底早就骂开了花,他很想严惩这个不顾诏令的混账军头,但一想起韩令坤在军中密集的人脉、在侍卫马军中的威望,就心有惴惴,不敢下手。
郭荣甚至怀疑,韩令坤急于撤军,不光是出于他的个人意愿,其后恐怕是三万骑兵的共同意志。
在军中历练多年的郭荣很清楚,这时候的禁军士兵,特别是侍卫亲军,大多贪生怕死,不愿也不能打逆风仗。
根据情报来看,足有七万唐军正朝扬州进军,扬州城内的三万侍卫马军心怀胆怯,实乃常事。
若是一着不慎,扬州的三万骑兵很有可能会发生兵变,郭荣必须谨慎再谨慎。
所以,郭荣才会征求李重进的意见,希望熟知禁军的李重进能给出个好法子。
派一亲信近臣即可...李重进本想这么说的,但心中一动,把握到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改口道:“赵匡胤正在滁州驻守,其麾下有数千精锐铁骑军,陛下可派其领兵屯驻六合县,防备唐军北上的同时,还可监督韩令坤严守扬州城。”
如果是驻守扬州的三万士兵想要撤退,那光派一名亲信近臣去宣旨是没有半点用处的,必须令派军队督战方有成效,而且李重进提议赵匡胤去,还别有用意。
“赵匡胤?”郭荣想了想,轻轻颔首:“不错,确实是个好人选,不过你为何会提议赵匡胤去?张永德正屯驻泗州城下,麾下士兵破万,不比赵匡胤更合适么?”
问得好!李重进当即答道:“臣听闻赵匡胤与韩令坤情同手足,派他督战,想来最有成效。”
“原来如此,那就如你所言,让赵匡胤去。”郭荣语气很是平淡,听不出半点情绪。
......
四月十一日早晨,出兵的诏令送抵滁州,赵匡胤接旨后不敢怠慢,当即收拢士兵,准备领兵出城。
奉郭荣之命,赵匡胤将领两千骑兵,前往滁州城东八十里外的六合县驻防,抵御北上的南唐禁军,同时监督韩令坤部死守扬州城。
六合县(现南京六合区)南边二十里,便是瓜步渡口,此处水流缓慢,是江宁府南唐军北上的最佳渡口;六合县往东八十里,则是扬州城,同时也是扬州撤往滁州的必经之路。
“诸位,某离开滁州后,这一州三县,就拜托诸位了。”州衙之中,矮胖的赵匡胤身披威严的戎装,看起来略微有那么点滑稽。
赵匡胤即将出城,需要将管辖滁州的权力交还给马崇祚等三名滁州主官。
知州马崇祚回道:“太尉尽管放心,老夫与两位同僚,会竭力照看好滁州百姓。”
推官李延庆、判官高锡共同拱手,示意赵太尉放心,
赵匡胤转头挥了挥手,一名同样身披戎装的青年武将大步上前,昂首挺胸,定在三位滁州主官面前。
“这位是某麾下勇将韩重赟,现为铁骑军都虞候,某领兵东进后,就由他代某镇守滁州。”赵匡胤向三名主官介绍道。
赵匡胤此次将会领两千骑兵驻守六合县,U ww.uknsh给韩重赟留了五百骑兵,清流关尹崇珂的五百骑兵也没动,用来以防不测。
“在下韩重赟,还请三位多多指教。”韩重赟虽然生得高大威猛,但态度甚是谦逊,甫一见面,就给三名主官留下了不错的好印象。
李延庆微不可见地打量了韩重赟两眼,心中暗叹:此人体格高过六尺,语气虽然恭谦,但一双卧蚕眼凶光内敛,定然是位杀人无数的猛将,这厮历史上可是助赵匡胤登基的功臣之一,想来是赵二的死党,须得谨慎盯防。
交接完毕,赵匡胤吩咐马崇祚每三日往六合县运送二百石粮草,旋即领兵出城,他需要将韩令坤堵回扬州城。
“二百石可不是个小数目,李推官,老夫与高判官最近忙于土地丈量,这运粮的重任你可否担下?”马崇祚转手就将运粮的责任交给李延庆。
“下官领命。”李延庆没法拒绝,确如马崇祚所言,丈量耕地的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马知州与高判官整日忙如陀螺,只有他这个推官日日清闲,而且家中五十几名护卫已经休息大半个月了,运送点粮米也好活动活动筋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