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赵家格外的热闹。这种热闹不是会让人感觉浮躁和乱糟糟的热闹。这是一种充满生气,充满活力的氛围。
今天到场的人都知道,赵家从今以后可以说是真正的开始摆脱纯粹商人的定位了。凭借赵寻的文采和他即将正式成为前任侍郎苏年的学生,赵家今后在这汴城的地位一定是与日俱增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赵玉堂满面春风的和到来的各位客人寒暄,赵寻跟在一旁,像一个工具人一样。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人问他那个致命的问题,“这么久每见寻儿都这么大了,想当初我就知道你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还记得我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赵寻心想这么久没见,我怎么能记得你是谁,而且要是真的觉得自己能成大事又怎么会这么多年没来过自己家呢。但面上不能变现出来,只能靠老杨的提示才勉强混了过了,不让人觉得不得体。
终于苏府的马车到了,人群开始安静下来,说到底今天还是给这个苏老先生的面子多一些,赵寻也从苦海中被拯救了出来。
随着苏年缓缓的走下马车,向众人走了过来,经过的人群纷纷行礼。苏年微微拱手当做回礼,然后拜师礼正式开始。
因为苏年没有收其他的徒弟,这拜师礼的流程也简单了不少。按部就班的把所有其他事项做完,终于到了最重要的一步,由师父训话,宣布本门的门规。
“我苏年一生自诩以清平立身,在官场浮沉了四十多年一直坚定的信奉为官者当上忠于君,下不愧于民。乃余以七十致仕,既无愧于心也无愧于行。我这一门只有一一个徒弟,但我不会为你走捷径,相反等到以后你考取功名,我反而会上书让你去民情艰难之地,去边陲之地磨练,你可能接受”
这一番话听得大家肃然起敬,这位苏老先生的人品自然是公认的好,要不然大家也不会如此尊重这位老人。这位苏老先生在官场呆了四十多年,告老还乡的时候他所带来的只有几车藏书,几个老仆而已。他居住的宅院还是皇上知道他清贫特意让当地守将抽人修建的。如此这般的人如何不让人佩服,如何不能成为当地的文坛领袖人物。只是今日的话确实让人对他的尊重更上一层,毕竟这些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今日苏年公开表态就代表这件事情不会再做改变。
赵寻对自己这位老师也是非常尊敬的,他了解自己老师的为人,本来也只是想能借助这位老师先让自己在这汴城站住跟脚,没有想过利用自己师父为自己的未来铺路。他知道自己老师这一生清清白白,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都找不出来能被人批判的事情,如果让自己在这最后关头毁了老师一世英名,就算老师不怪他,他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赵寻坦然向前,说“弟子赵寻今日入先生门下,必当谨遵先生告诫,严于律己。弟子素来仰慕先生为人,先生这些年的行为称得上是为圣上为百姓鞠躬尽瘁,真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生高洁,弟子当以先生为榜样。
赵寻那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真的是形象的描述了苏年不同时期的想法,听得这位为官四十载的老人不免微微颤抖。
如果说刚刚赵寻的这番话让这位老人思绪良多,那么他接下来的话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语惊四座了。
“弟子读书不为名不为利,弟子认为读书人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赵寻一语既出,满座寂然。今天来的大多是读书人,谁听不出来这局话的含义呢。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心中要是没有一腔正气怎能维系,他说的也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迷失在了路上,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今日赵寻的一番话真的足以载入史册,成为后代所有读书人的座右铭。足以给那些为官贪腐阿谀奉承之人当头棒喝,让他们清醒一下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觉得羞愧难当。
好,好,好”苏年连说了三个好字,“我这一门虽然只有你一人,但也能够凭借你在这史册上留下痕迹了,你今日的一番话的力量抵得上十个我苏年这些年的作为啊!英雄出少年啊,你日后是为往圣继往开来之人,希望我这老朽残年之身能够看的到那一天。”
“弟子不敢,这些只不过弟子有些感慨所得来的,不能和师父这些年躬身力行亲自实践相提并论”赵寻赶紧说
“你今天的这些话是能为后来万世的读书人所铭记的,你的功劳不仅仅在当下,还在未来我们都不在这个世界的千秋啊。我的作为终究是局限于一时,一地,而已”苏年缓缓回道。这位老人看待事情的眼光是真的独到,以他的境界自然知道这番话的意义的。想不到自己又凭借自己的弟子再一次登上历史了。
今天赵寻的这些话等到拜师礼结束后就会传遍全城,再过几天就会传遍全国。长临朝的所有读书人都会知道汴城出了一个赵寻,都会知道有一个年轻人凭借拜师的一番话,成为所有读书人的众生的追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