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铭心出身儒学世家。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民不聊生,孔子秉承“仁”、“礼”等思想,创立儒家,广收弟子,周游列国。
在之后,孟子将儒家不断发展,荀子更是集其大成,让儒家成为了先秦百家中最为耀眼的几家之一。
更之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不断兴起,儒学也逐渐成为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说。
直至21世纪,仍有许许多多的人学习儒学,儒家也在不断传承、发展。
楚铭心出身的楚家,就是儒学世家之一,其世代传承儒学文化,在当地德高望重,颇负盛名。
……
电锯惊魂世界中。
在洁白房间内的楚铭心已经平静了下来,他看了一眼前方墙壁上的两扇门,又收回目光。
沉默片刻后,他重新打开卡带播放器,准备再听一遍竖锯的录音。
很快,倒带完成,楚铭心按下了播放,竖锯那极具特色的声音响起。
“你好,楚铭心,我想和你玩个游戏。”
……
楚铭心最早的时候其实并不叫“楚铭心”。
在楚铭心刚出生没多久、父母依然用乳名称呼他的时候,一次偶然间,楚铭心爬到了父亲的书桌上,他抓着毛笔,在父亲书桌上写着的“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上点了两个字,分别是“忘”和“经”。
正好看见这一幕的父亲就给他起名为楚忘经。
楚忘经在很小的时候就显出聪颖伶俐的性子,他三岁识字,七岁时已经可以背诵论语全文,十一岁时就将四书五经熟读于心,说话时经常引经据典,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很多家里的老先生对他都称赞有加。
“忘经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成为了当时家族族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但情况在楚忘经十二岁时出现了转变。
这时的楚忘经刚上初一,白天在学校学习语数英科,回到家中读经史子集,十分用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家人和同学都发现楚忘经越发沉默寡言了。
十分关爱他的父亲曾找楚忘经有过谈话,但楚父逐渐发现除了喜欢沉默以外,楚忘经并没有其他的变化,他还是一样过着用功的生活,有人对他说话他也不会毫不理睬,仍然是那个聪明且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父亲认为楚忘经只是变得开始内敛起来——这是好事,于是便也任由他越发沉默。
时间又过了大半年,刚刚上完学回到家的楚忘经却没有如往常一样阅读经史子集,他只是沉默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直到他父亲回到家后,他才开口说话,第一句话就是离经叛道的疑惑:
“父亲,为什么我们要听信一个死去千年的古人的话?”
父亲大惊失色,联想到楚忘经这大半年的沉默后,更是心中不安。
楚忘经看在眼里,只是继续问道:
“孔子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与芸芸众生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他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呢?”
楚父此刻却逐渐平静下来,心中明白他的孩子已经来到了分岔路口,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孔圣是那个时代最出众最伟大的智者。”楚父拿出了十二分的认真,严肃开口:“你为什么会认为他会出错?”
楚忘经皱起眉头,下意识道:“是人都会犯错,孔子也是人。”
“谁说的?”
楚忘经沉默不语,良久后,他改口道:
“只要是人,就存在犯错的可能,孔子也是人,所以也有可能会犯错。”
这句话的逻辑就比之前的那句话逻辑完善了很多。楚父微微点头,道:
“孔圣的确有可能会犯错,但他没有。”
十二岁的楚忘经没有放弃,他将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一一列举,试图找出其中错误,却被楚父一一反驳。
这场论道持续了近五个小时,从下午七点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二点,父子二人都没有吃饭,中途也没有任何暂停。
随着论道的进行,楚父也开始越发不安。一开始,他还掌握着极大的优势,轻易就可以反驳掉楚忘经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每次说话前需要的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多,楚忘经的观点犀利而离奇,让他越来越难以招架。
但他毕竟是楚家家主,尽管楚忘经的一些理论奇特怪僻,楚父依旧能以儒家正统的思想进行辩驳,依然能稳稳的守住儒学的阵地。
论道的最后,楚忘经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无话可说。
五个小时的论道后,楚忘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从此之后,楚忘经又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不再经常性的一言不发。
楚父却不敢在这么放任楚忘经,他逐渐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楚忘经,甚至他认为“忘经”这名字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他还给楚忘经改了一个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