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了一杯茶,师徒两人对坐。
斟酌了下用词,王匡说出了早就想好的解决方案:“阿翁既为上公,我这做儿子的,在爵位上定是不能更进一步。
但蓝田一战,如先生之言,我之功绩,朝中诸公可能也为如何恩赏感到为难。
再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为此,弟子心里早有准备,本就想着把大半功绩分给部下,又恐有人说我于军中收买人心。
现在嘛,弟子有了女儿,那便多给小女求一些福祉吧!想必,很多人也愿意看到这样……”
邓锦神色一动,他没想到自己的弟子早有考虑,心下稍安:“此事你心中有数就好了,除过太学教授,我邓锦一生所收弟子不过一掌之数。
其中,以你的能力最为突出,也将走的更远。
你且时刻记得,功名利禄如浮云,一家人平平安安最重要。
金城事毕后,我已让明儿辞去侍御史之职。他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只盼着后半生能安稳度过,长安是不待了,我们举家也将返回南阳。”
“先生要离开长安了!”王匡满是惊诧,想来先生此番来,不仅是为了关心他之事,还是为了辞行。他继续道:“那太学……”
“我前天刚刚辞退,近半年来,太学弟子多有增多,我亦有些力不从心之感,到底是年纪大了。有消息说,明年春,太学还会招收更多的博士,倒也不愁无人可教。”邓锦略带惆怅道。
“但如先生您这样,知行合一,学识丰厚的博士却是少了一名。”王匡恰到好处的称颂了一番先生邓锦。
邓锦摇了摇头:“你这话就别对外人说,大汉名家辈出,如长安的扬子廉,桓谭皆是饱学之士,为师又哪里排的上名号。此外,为师走后,你于长安勿要荒废学业。”
王匡连忙称是。
随后,他从后院将熟睡的小女带了出来,让先生看了一眼。
“可比小禹小时候要胖多了,此女可有名字?”邓锦捏着小女的小手,忽的问道。
“未有,先生莫不是想到了什么好名字?我先代小女谢过。”王匡心中其实想了很多名字,但却有些选择困难症,一直没有决定。见先生开口,面色一喜。
“此事你若未定下,应该请教摄公。”
先生这是让他请教父亲?
王匡刹那明白其中深意,毕竟自己的父亲可是个“起名”爱好者,近两年来,天下诸多地名因此改变。
小女之名若是由父亲王莽钦定,其之分量远比别人要重的多,还会多上一层保险。看来先生在某些事上,要远比自己的看的远,也看得深。
“弟子竟把这茬忘了,确实应该咨询阿翁。”王匡扶额道。
后日即是摄宫宴,他正好借此,与父亲沟通一下。
本来在回京那日他就打算去摄宫面见,奈何阿福传来消息,父亲那近几日有要事处理,故而推后。王匡甚至猜测,父亲不在京中……
事有多变,在邓锦来后的次日,距离摄宫宴尚不足一天时,长安再次传来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