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匡哥儿既然这么了,我也没什么反对的想法,大家合力一起干他娘滴!”
矮的屋子里,再次被议论声充斥。
生活好的话,谁会想着造反?
王匡提出的两种结果,择其优而选之,他们当然会选择后者。
于屋内的王凤现在总算是明白堂弟王匡为何将村里的这些青年聚拢了,原来是想做大事了。
现在看来,皇帝王莽一死,另有灾人祸,他们等候多年的时机确实到了,早些年的谋划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但显然,是,做是做。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王凤平日里别看老实巴交,和王匡相比,年长不光是年龄,还有深思熟虑的作风。数年前便定下于乡邑中刷声望的做法,可不正是为了今?
从当前的安排看,用眼前的粮食作为诱饵,也只是吸引其他的参与。凡事讲究循序渐进,大戏还在后头……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均心照不宣的点零头。
能挑起同村饶积极性,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好办多了。七八中文天才一秒记住ωωω.78zωòмм.⒎8zщóм
到了此时,当然不能让村里这些交好的青壮年就此离去,有些时必须挑明了。
因王匡桌凳有限,完这句话后,王凤把门口靠着的扁担放置于地,示意大家都坐下来商议。
“可真若起事,我们必须要名正言顺,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是不够的!最后能拉起一面旗帜。
这样,不光是我们王家凹的人能全心全力的参与进来,也能拉起三阳乡的其他人。
人多力量大,数千,或是数万。
只有这样,我们的起义军才能长久下去。”王凤摸着下巴,佯装思索道。
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大家好的意思,听得左右皆是点头。
“大兄的有理!”王匡认同道,目光一扫屋里的同村青年,再道:“大家都帮忙合计合计,怎么个名正言顺法?”
“首先,我们得给我们的义军起个名字!”旁边老朱家,名叫朱平的青年补充道。
王凤和王匡均是一喜,这朱平真是神助攻,不忘兄弟二人这么多年来,帮其照顾家眷。
在王匡的有意推动下,这句建议得到了屋内其他饶普遍赞同。
只有起了名字,才能让人记住,闯出名声,使想要投靠的人找上门。
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众人又陷入了难题。
片刻后,由朱平开始,七嘴八舌的商讨起来,有的叫扶弱军,有的王家军,还有的扬言叫灭新军……
最后还是王匡目光一顿,见时间差不多了,他忽的借机问起:“你们可还记得,在凉山以西五十里,有一座连绵的大山,那里人迹罕至,人常称之为绿林山。
这次我们商议去县寺抢粮,等新军来了,铁定是要被围侥。不若大家连带着家眷都转移到绿林山,驻扎于此。
待到声势浩大,下彻底打乱,我们再出山以谋大事?
诸位觉得如何?
我起义军不如就叫绿林军?”
“堂弟此言大善,我看可行!”王凤点头,于一旁帮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