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儿吕小环、马云禄等人的演练,杨彪觉得自己都跟着年轻了几岁,充满活力。
不得不说,天子身边的这些年轻人不论男女都朝气蓬勃,看着就赏心悦目,不知老之将至。
杨彪沿着河岸走了一段路,才从一个牧民的口中得知杨修在前面的河谷里给一群孩子授课。得知他是杨修的父亲,那牧民很兴奋,狠狠地夸了杨修几句,说杨修平易近人,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做个大官儿。
听了这个评价,杨彪一时竟有些茫然。
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眼前这个牧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弘农杨氏意味着什么。
但这个评价却让杨彪很欣慰。
刚才天子说要让杨修继承他的事业,他还觉得是场面话。现在看来,或许天子让他来开这个头才是场面话,对老臣的尊重。
按照牧民的指引,杨彪走到一道浅浅的河谷中。
远远的,他看到杨修正在教十几个半大孩子行礼,一旁站着几个年轻儒生,看样子是在观摩。他立刻明白了,杨修要教的其实不是这些孩子,而是这些儒生。
教他们怎么去教这些孩子。
当初在杨定营中,杨修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适应能力,和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汉混得很熟。这个能力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极不容易,很多读书人一开始非常不适应。
教孩子读书也一样,一本正经的诵读是不行的,要寓教于乐于成。
这也是杨修总结出来的经验。
看到杨彪走过来,几个儒生也不知道他是谁,礼貌性地点了点头,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杨修身上,认真地看他的一举一动。
杨修也看到了杨彪,却没有表示,继续讲了一阵,示意其中一个儒生上前接替,这才走到杨彪面前,躬身行礼。
“父亲怎么来了?”
一旁的儒生们吓了一跳,连忙赶过来行礼。
杨彪一一应了,与杨修走得远些,以免打扰教学。
“你还真是乐在其中啊。”杨彪说道。
“这是大汉的未来。”杨修笑道:“能亲手将希望一步步变成现实,自然乐在其中。”
“大言不惭。”
杨修哈哈一笑,也不反驳。知父莫若子,他岂能看不出杨彪严肃背后的欣慰。
“父亲与天子谈过了?”
“嗯。”杨彪看向远处。“德祖,路漫漫啊。”
“比起移太行、王屋之山,移风易俗还是要简单些。”杨修赞同地点点头,语气中却充满自信。“正如天子所说,有时候要下点笨功夫,不能走捷径。”
“你这个走捷径指的是什么?”
“光武皇帝统一天下的故事。”
杨彪沉吟片刻。“这么说,天子是真要继续张角未竟之路?”
“其实不然。”杨修顿了顿,又说道:“或者可以说是似是而非。”
“怎么说?”
“张角对太平道的了解并不深,道对他来说只是蛊惑百姓的伎俩而已。天子则不然,天子不仅问道、求道,而且要行道。如果说得简单一点,张角用的是巫术,只是骗人。天子用的是医术,为的是救治救人。两者看似区别不大,其实相去万里。”
杨彪沉吟良久,幽幽地说道:“他求的道,恐怕不是圣人所言之道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