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陈宫躬身再拜,起身时,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迁都关中,有三个原因:
首先,关中曾为大汉都城两百余年,刘氏列祖列宗的坟茔都在长安附近。再次中兴,回到关中立都,更符合周而复始之义。初平元年,朝廷已经西迁关中,只不过当时是董卓乱政,于义理不顺。如今天子平定凉州,再回关中,名正言顺。
其次,关中近边,迁都关中,有利于守边。虽说凉州平定,鲜卑远遁,但边疆仍然需要大军坐镇。迁都关中,有利于政令通达,及时反应。
最后,河东耕地有限,供养不了太多的人口。关中则有大量耕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刚才赵歧已经发言,陈宫的见解大部分都在其中,现在也只是强调一下, 并无太多新意。
这也证明了刘协刚才的判断:赵歧的建议主要是由陈宫提出的, 他只是加了一些修饰而已,看起来更有理有据而已。
刘协示意陈宫回席,又问其他人的意见。
众人纷纷发言,表示支持陈宫的见解, 纵有不同意见, 也不是反对陈宫,只是说眼下朝廷初定, 天下未安, 不宜仓促迁都,可以稍微等一等。
刘协扫了一眼, 提出类似意见的大多是河东人, 比如卫觊、裴俊。
他们人微言轻,理由也不够充足,不足以形成威胁。
见诸葛亮走进来,刘协宣布散会, 让众人回去思考一下, 过两天再议。
赵歧、韦端两位老臣先走, 其他人依次告退。卫觊、裴俊等人就是宫里的近臣, 也各自回岗位, 继续处理公事。裴俊拿着会议记录, 在一旁整理, 一会儿便送来了会议纪要。
刘协看了一下, 转手交给诸葛亮。
“安顿好了?”
“谢陛下关心, 安顿好了,他们很满意。”诸葛亮一边看纪要, 一边说道:“庞统随时可以见驾,只待陛下有空。”
刘协想了想。“接风宴准备好了吗?”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今天晚上随便吃点就行。庞统磊落不羁,本不是拘礼之人。黄君夫妇也是隐士, 不太重视这些礼仪的。”
“话虽如此,也不能太怠慢了。”刘协说道:“他们夫妇只有这一个独女, 千里迢迢的送来给你, 你太敷衍了怎么行。”
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后悔。
他的确没考虑到这些,反倒是天子想得周到。
“你别忙了,先回去准备。到时候, 我去见见他们。”刘协笑道:“我虽与你年龄相同,毕竟是君。你没有长辈在此, 我便代替你的长辈出面, 如何?”
诸葛亮一愣,随即惊喜交加。“陛下屈尊出席,臣求之不得。只是……”
“既然没问题,那就没什么可是了。”刘协挥挥手,示意诸葛亮赶紧回去准备。
诸葛亮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会议纪要,匆匆走了。
天子愿意以他的家人身份出席, 为黄承彦等人接风, 这是莫大的恩庞,也是对黄承彦等人最大的礼敬。他想他们尽快知道这个好消息。
刘协看看天色, 命人去见皇后伏寿,让她挑两件见面礼。一件给蔡夫人,一件给黄月英。
伏寿很快就派人回话, 东西准备好了,是现在送过去,还是到时候带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