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响,吴世基把手里的茶杯掼在地板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吴世基一面大声咆哮,一面在空中挥舞着两只拳头。
他很愤懑,也很心焦。
十万大军围困朔州城已经过去整整三天了。三天来,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李秀贤,都未能攻破朔州城的城墙。
如果只是没有攻破朔州城的城墙倒也不足为虑,他完全可以重整旗鼓,继续对朔州城的城墙发起猛烈攻击。
可手下统计出来的士兵阵亡人数,却让他的心底直冒凉气。
第一天攻城,士兵阵亡人数为一万五千七百六十三人。
第二天攻城,士兵阵亡人数为一万七千三百八十九人。
第三天攻城,士兵阵亡人数为一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
短短的三天时间过去,因攻城而阵亡的士兵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六百八十八人。
这次奉旨出征,吴世基亲率十万大军北上,不仅扬言要踏平朔州城和义州城,而且还立誓要让攻陷朔州城和义州城的一万余贼人全军覆没。
可结果怎么样呢,三天时间过去,朔州城还被贼人牢牢掌控着,守城的贼人依然活蹦乱跳,反倒是他率领的十万大军,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折损了五万六百八十八人。
耻辱啊,莫大的耻辱啊。
吴世基从军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可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三军统帅,他立志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可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短短的三天时间,五万六百八十八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从人间消失了。
他怎么向五万六百八十八个家庭交待,他怎么向阵亡士兵的父母、妻子、儿女交待,他又怎么向给予他充分信赖的国王陛下交待?
诚然,这个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可他吴世基是取得过龟州大捷的名将啊,他怎么会在小小的朔州城下一败涂地。
吴世基想不通,他是真的想不通。
是他的临场指挥有误?不是,他的指挥中规中矩,没有犯什么低级的错误。
是他手中的兵力太少,没有办法集中优势兵力在坚固的朔州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也不是,他麾下有十万训练有素的士兵,而朔州城内仅有四千守城的贼人,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一比二十五。
既然不是指挥有误,既然不是兵力不足,那是什么原因?
因为找不到失败的原因,所以吴世基想不通。他愤懑,他焦虑,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这场攻城战究竟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三天前,他接受了李秀贤的建议,在驸马都尉姜继勋的身份揭破之前,打一个时间差,集中优势兵力力争在三到五天时间内攻破朔州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看上去完美,执行起来没有任何难度的计划。
完美是因为这个计划如果能够成功,既弘扬了大高丽之国威,又能在吴世基的军功薄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他开创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没有任何难度是因为吴世基相信自己的军事指挥水平,也相信他麾下十万大军攻城拔寨的能力。
十万大军对战朔州城四千守城贼人,获胜的概率至少应该有九成九。吴世基坚信,只要不出意外,三天或者是五天后,他必然会站在朔州城的城垣上,志得意满的检阅他麾下的十万大军。
会有意外发生吗?自小熟读兵书,从军后又不断接受过战争洗礼的吴世基不相信意外。因为意外就是无花果叶子,是没有能力的人为自己的失败而刻意找来的一块遮羞布。
然而,不相信意外的吴世基,偏偏在他想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的时候遇到了意外。因意外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输了,输的狼狈不堪,输的惨不忍睹。
此刻的吴世基真的是进退两难。撤兵,谈判,他不甘心。重整旗鼓,奋勇向前,他没有信心。
吴世基怕了,他是真的怕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希望老天爷能够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回到三天前。
三天前的他兵强马壮,三天前的他斗志昂扬。只要能够回到三天前,不管是谈判,还是战斗,他坚信自己绝对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时间也不能倒流,一败涂地的他,又有什么资格奢谈绝对。
因此,他得好好想想,想一想接下来的棋该怎么走,才能挽回颓势,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