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大碗肉丁面和面皮,还有大块寒肉、猪头肉被装在坛子里,小火煨着和锅盔饼一起售卖。
肉丁面十分讲究,黄、黑、红、绿、白五色俱全,黄色的是鸡蛋、黑色的是木耳丁、红色的是西域胡萝卜、绿色的是切碎的蒜苗、白色的是豆腐,加上小碎肉片熬成的鲜嫩肉丁浇头,快速的端将上来。
由于制作比较费事儿的步骤都可以提前完成,所以在街边就能售卖,只需要煮面后将浇头和配菜放上就行,尤其在这热天里十分受欢迎。
寒肉做法与三岔口处并无不同,倒是锅盔很有特色。
这是一种大饼,饼直径有三尺左右,又圆又厚实,简直可以用来当锅盖使用。据说,无论是士兵们行军打仗,还是民夫们上工兴修水利,这种食物都是供应粮食的主力。
卖家往往将其切成角,搭配着肉一起卖。
食客们将大块寒肉或者切成片的猪头肉放在上面,或者撕开夹在里面,一起享用,尤其是刚出锅的大锅盔,乃是一绝。热腾腾的面香将肉香烘托到了极致,而肉的肥腻,又被锅盔吸纳化解,变为醇厚酥软,吃起来非常过瘾。
方长和桑子平换了几个小摊,挨个尝试,但摊主们讲的来源传说,则变了好几个版本,互不相同。
桑子平的食量虽然远超常人,但和方长相比远远不如。
之前蚁山之行,桑子平缴获了不少财物,于是手头也十分宽裕,他和方长一起,穿街过巷,看到有趣的吃食便上去买了尝尝,并不再让方长结账。头一次尝试这种游览法,让他颇感新奇。
走动间,忽然有香味扑鼻,两人抬头,看了看。香味乃是从一家,名叫“雨松羊羹”的店里飘出来的。
这家店看起来很有年头,招牌虽然时有擦拭,但已经被岁月浸入了无法改变的深深痕迹,完全看不出木头的质地,显得无华且古朴。至牌匾于上面的漆,则早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剥落到完全看不出来,只剩下微凸的字。
门口处有不少人正在离开,不少还用手帕擦着嘴巴,证明它们刚刚在里面享用了美食。
“这家看起来不错,进去看看。”方长说道。
“好。”桑子平点点头跟上。
里面地面坑坑洼洼,明显是青砖铺就,且早已经被磨损的不成样子,桌椅倒是有新有旧,形态各异。
看到方长和桑子平一起走进来,里面有个还是个半大孩子的小伙计,蹬蹬蹬跑过来,招呼道:“二位客官,要点儿什么?”
“这里有些什么?”
方长经常下馆子,娴熟地问道。
旁边桑子平之前倒是来过这座城,但是上次他囊中羞涩,并未有机会到处尝尝。因此,对于关中的饮食情况,桑子平只是知道个大概,并不能给出太多好建议。
伙计满脸笑容、声音清朗地回答道:
“二位是第一次来小店?本店太小,主卖只有不同价位的羊羹,其余只有各种现切凉菜,乃是卤好的猪头肉、肝、肺、心之类,还有便宜爽口的凉拌胡瓜,中原少见,味道最是清脆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