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早晨,顾猛起了个大早,锻炼完毕之后,他开着车去了火车站。
今天刘长山要来。
十一点的火车,顾猛看了看时间,十一点了,火车站的广播还没报站,可能又晚点了,这年头晚点才正常,不晚点的火车肯定有问题。
他把车停在了出站口,一手啃着肉包子,一手拿着《恐龙岛》看了起来。
这次他看的不是小画册子,而是一本以文字为主的小说。
噹噹图书社建立后,办公室设在学校里。
汉大是一个集中了大量创作者、读者、免费劳动力的风水宝地,在里面办公最好不过。
噹噹第一期推出的书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小画册,一本是小说。
小画册面对学生市场,小说面对大人。
小画册版本按照他的方案大卖了六万多册,三人小赚了一笔,紧接着他们又开始把小说版本推上书架。
小说版共两部,一共十多万字,已在兴华书店上架,首批印刷了三千本,卖了一个周,至于销售状况吗?
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惨淡!
两个周卖出去了五百本,听起来不错,可大都是熟人捧场子,新闻班、学生会、摇滚圈,连胡同里的老大爷们被他怂恿着买了几本,不然成绩更惨。
扑街的原因也有人指出来。
在小说上架不久,汉京晚报上出现了一篇抨击《恐龙岛》的评论文章,据说是出自文娱圈某著名评论员丁墨之手。
丁墨在文章指出,该小说没文笔、没知识、没内涵、没大局意识。
没文笔很好理解,这个作者文笔太稚嫩,语言不够凝练,句式不够干净利落,太浅白,像小学生写作文,狗屁不通的玩意儿,哼,竟然也来写小说。
没知识说的是小说中的历史事件不够真实,没有经过考据。
人家特别指出了第一章楠京事件,声称东洋人根本没屠杀三十万华夏人,这件事在历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完全是作者杜撰的数字。
还有其他的一些历史事件,完全经不起推敲。
没内涵也就是没有思想性,里面除了报仇、打鬼子、搞事情,什么东西都没有,这都是和平时代了,还一天想着打打杀杀的,这作者的思想也太幼稚了。
丁墨着重讲了最后一点,没大局意识。
现阶段华夏和东洋关系好着呢,电视上没有一部抗日剧,声称作者写了这部小说是煽风点火,故意挑起两国的矛盾,重启争端,包藏祸心。
为了维护华夏和东洋的和平与友好,丁墨建议兴华书店撤下该书,相关部门应该禁止小说发行,并严格审查小说作者的动机,会不会是欧美派来的间谍,试图破坏东亚和谐的局面。
丁墨在文艺界的影响不小,评论文章发表后,相关部门还真的出动了,可还没找上门就被总部一个电话叫回去了。
不想在体制里混了吗?
你们也不看看顾猛是谁?
他不仅是陈公子的好朋友,还是...哎,反正他身后站着一群大佬,咱惹不起!
另外也没有必要得罪,书里面也没什么大问题,华夏与东洋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搞经济建设,国家仇恨暂时不提,以后肯定会旧事重提的,因为要抵制东洋货嘛!现在提一下,问题不大。
相关部门不管,那本小说依然堂而皇之地摆在兴华书店的书架上。
据书店回馈,借着丁墨的东风,不到一个周又卖出五百多本,许多人心中好奇,这部小说到底有多菜,我看一看,也写几篇文章抨击一下,于是大家都带着批评的思想阅读了恐龙岛。
丁墨事前定下了基调,这本书不好,文笔差,内容鬼扯,包藏祸心。
觉得小说不错的人,不想跟丁墨斗嘴,看完之后闭口不言。
跟丁墨关系不错的人,受人所托,也开始大肆地批评小说太浅太白,完全是儿童读物。
小说的知名度又提高了一些,一周卖出去了一千多本。
噹噹图书又赶紧加印了一万本。
等丁墨一方炮轰了一周之后,汉京晚报上突然出现了一篇文章,‘论楠京惨案的真实性与相关史料展示’,该文章出自汉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德科之手,汉京晚报用了整整半个版块来刊登这篇调查文章。
文章有理有据,内容详实,给了丁墨等人沉重一击。
可丁墨怎么会服气?
文化人就不怕斗嘴。
双方撇开小说不谈,开始就楠京惨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初从两人打嘴仗,到两群人打嘴仗,汉京晚报因此销量大涨,本来晚报的定位是小市民,可自从成了双方主战场之后,晚报逼格顿时提升了一截,突然变得有文化有内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