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林,一场关于乔峰身世之事别开新章。
“参见帮主”。
乔峰还了一礼,说道:“嫂嫂,有礼”。
马夫人道:“先夫不幸亡故,多承帮主及众位伯伯叔叔照料丧事,未亡人衷心铭感”。
徐长老说道:“马夫人不必如此,大家都是丐帮兄弟,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听得徐长老的说话,马夫人缓缓回过身来,低声说道:“先夫不幸身故,小女子只有自怨命苦,更悲先夫并未遗下一男半女,接续马氏香烟……”。
她说到这里,话中略带呜咽,微微啜泣。
只听她继续说道:“小女子殓葬先夫之后,检点遗物,在他收藏拳经之处,见到一封用火漆密密封固的书信;封皮上写道:余若寿终正寝,此信立即焚化,拆视者即为毁余遗体,令余九泉不安;余若死于非命,此信立即交本帮诸长老会同拆阅,事关重大,不得有误”。
马夫人说到这里,杏林中一片肃静,当真是一针落地也能听见。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见先夫写得郑重,知道事关重大,当即便要去求见帮主,呈这遗书,幸好帮主率同诸位长老,到江南为先夫报仇来了,亏得如此,这才没能见到此信”。
听到这里,乔峰如何不知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阴谋,不过他倒也没有阻止,静观事情的发展。
只听马夫人接着道:“我知此信涉及帮中大事,帮主和诸长老既然不在洛阳,我生怕耽误时机,当即赴郑州求见徐长老,呈上书信,请他老人家作主;以后的事情,请徐长老告知各位”。
徐长老咳嗽几声,从怀中取出一只油布招文袋,再从招文袋中抽出一封信来,说道:“这封便是马大元的遗书,我眼见大元自幼长大,他的笔迹我是认得很清楚的。这信封上的字,确是大元所写;马夫人将信交到我手中之时,信上的火漆仍然封固完好,无人动过;我也担心误了大事,不等会同诸位长老,便即拆来看了;拆信之时,太行山铁面判官单兄也正在座,可作明证”。
单正当即附和道:“不错,其时在下正在郑州徐老府上作客,亲眼见到他拆阅这封书信”。
徐长老掀开信封封皮,抽了一张纸笺出来,说道:“我一看这张信笺,见信上字迹笔致遒劲,并不是大元所写,微感惊奇,见上款写的是‘剑髯吾兄’四字,更是奇怪;众位都知道,‘剑髯’两字,是本帮前任汪帮主的别号,若不是跟他交厚相好之人,不会如此称呼,而汪帮主逝世已久,怎么有人写信与他?”
徐长老低沉着嗓子继续说道:“众位兄弟,到底写这封信的人是谁,我此刻不便言明;徐某在丐帮七十余年,近三十年来退隐山林,不再闯荡江湖,与人无争,不结怨仇;我在世上已为日无多,既无子孙,又无徒弟,自问绝无半分私心;我说几句话,众位信是不信?”
群丐都道:“徐长老的话,有谁不信?”
徐长老向乔峰道:“帮主意下如何?”
乔峰道:“乔某对徐长老素来敬重,前辈深知”。
徐长老道:“我看了此信之后,思索良久,心下疑惑难明,唯恐有甚差错,当即将此信交于单兄过目;单兄和写信之人向来交好,认得他的笔迹;此事关涉太大,我要单兄验明此信的真伪”。
单正道:“在下和写信之人多年相交,舍下并藏得有此人的书信多封,当即和徐长老、马夫人一同赶到舍下,检出旧信对比,字迹固然相同,连信笺信封也是一般,那自是真迹无疑”。
徐长老道:“老朽多活了几年,做事万求仔细,何况此事牵涉本帮兴衰气运,有关一位英雄豪杰的声名性命,如何可以冒昧从事?”
徐长老又道:“老朽得知太行山谭氏伉俪和写信之人颇有渊源,于是去冲霄洞向谭氏伉俪请教。谭公、谭婆将这中间的一切原委曲折,一一向在下说明,唉,在下实是不忍明言,可怜可惜,可悲可叹!”
这时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徐长老邀请谭氏伉俪和单正来到丐帮,乃是前来作证。
徐长老又道:“谭婆有一位师兄,于此事乃是亲身经历,如请他亲口述说,最是明白不过,她这位师兄,便是赵钱孙先生了;这位先生的脾气和别人略有不同,等闲请他不到;总算谭婆的面子极大,片笺飞去,这位先生便应召而到……”。
谭公突然满面怒色,向谭婆道:“怎么?是你去叫他来的么?怎地事先不跟我说,瞒着我偷偷摸摸?”
谭婆怒道:“什么瞒着你偷偷摸摸?我写了信,要徐长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就是你爱喝干醋,我怕你唠叨哆唆,宁可不跟你说。”
谭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妇道,那就不该”。
谭婆气的也不说话,出手便是一掌,拍的一声,打了丈夫谭公一个耳光。
谭公的武功明明远比谭婆为高,但妻子这一掌打来,既不招架,亦不闪避,一动也不动的挨了她一掌,跟着从怀中又取出一保小盒,伸手沾些油膏,涂在脸上,登时消胂退青。
徐长老继续说道:“赵钱孙先生,请你当众说一句,这信中所写之事,是否不假”。
赵钱孙颤声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我……我……”。
蓦地里脸色大变,一转身,向西南角上无人之处拔足飞奔,身法迅捷已极。
眼见他便要没入杏子林中,再也追他不上,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赵钱孙,别来无恙吧”。
见得来人,徐长老叫道:“天台山智光大师到了,三十余年不见,大师仍然这等清健”。
其余人等不识得智光大师,但乔峰人等却是识得,纷纷上前见礼。
赵钱孙忽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的大战,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让他来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