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不敢当,王爷,请到寺内说话吧。”智觊笑呵呵地还礼相让道。
杨广心中既起了拜入佛门的念头,便不肯在智觊面前摆出朝廷亲王的派头,执意请智觊大师先行,自己执弟子之礼紧随其后,跟随智觊大师来到了寺内方丈分宾主落了座。
李浑、周罗喉因牵挂杨广的安全,暗中商请智觊只留了老实可靠的两三名僧人在方丈房外侍候差事,打发其他各位僧人早早地离开了方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去了。
“阿弥陀佛,贫僧日前已听说了王爷将亲至天台山的消息,却没想到王爷不期而至,身边只带了三两人。但不知王爷如此行事,是否另有用意呢?”智觊目光闪烁地望着杨广,首先开口询问道。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大师的眼睛啊!”杨广由衷地感叹一声,径直向智觊说明来意道,“我此来天台山,一则确为当面向大师致谢,二则也为借天台寺这方宝地,召集江南各地佛寺的有道高僧,会议解决各地佛寺的供养问题,三则,小王有一不情之请,想请大师收小王为徒,以使小王得以随时聆听大师教诲,因此才轻装简行而来。”
智觊虽然猜到了杨广微服上山来见自己,其中必另有用意,却没想到杨广会提出要拜自己为师,出于本能地摇头推辞道:“王爷乃天皇贵胄,且身负抚绥江南之重任,如何能以身事佛?王爷说笑了。”
孰料杨广肃然起身,双掌合什向他恳求道:“父皇幼时曾蒙智仙神尼收养, .uknshom生长于尼寺之中,小王禀承家训,自幼信佛,又因缘际会,得蒙大师开示,诚愿拜入大师门下,终身礼佛事佛,决无反悔。敬请大师就收下我这个徒儿吧。”
智觊忙起身还礼,口中却仍在推辞道:“贫僧深知推行均田制必将惠及江南百姓,王爷但有何吩咐,贫僧愿勉力相助。但……”
“万望大师切莫推辞,就收下小王这个徒儿吧。”杨广见智觊还要推辞,把心一横,“扑通”跪倒在智觊面前,纳头便拜。
饶是如智觊这样的有道高僧,平生也从未遇到过今日这样的事,不免一时慌了神,忙俯身将杨广扶起,口中不停地念诵着佛号,却不便再说推辞的话了。
杨广见智觊仍不肯答应收自己为徒,遂执意跪着不肯起身,直言劝道:“大师想必也听说了江南各地州郡佛寺僧尼前往州郡衙署化缘一事,有人曾向小王建言,派出军队加以弹压,但小王在想,佛门本清净修佛之地,江南数十万僧尼中的大多数并非蓄意与朝廷作对的歹人,不宜强加兵戈,由此进而想到了拜入佛门,借助佛门自身的力量来化解、平息这场骚乱。之所以要拜入大师门下,倒也并非全在于小王的一已之念,而是欲借助大师在江南佛门中的声望,助小王挽救数十万江南僧尼,使他们免受兵戈之难。”
智觊听了杨广这番话,喟然点头感叹道:“承蒙王爷信任,告知贫僧以实情,为江南数十万佛门弟子着想,贫僧情愿勉为其难,收下王爷这个徒儿,但也需王爷答应贫僧两个条件方可。”
杨广忙问道:“大师请说,是哪两个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