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人不是不懂做生意吗,现在听东……国师说明,小人明白,明白了!”陶荣心下是哭笑不得,暗叹东家行事风格果然非比寻常!
这次董策要做的艺苑可谓是大工程啊,比之金陵艺苑要大了整整十倍,而且不是改建,而是要全部新建,选址也在洛河旁。
本来,这里是不能建造房屋的,因为洛阳是坊市制,除非新建一个坊,否则不可动工。
但这已是曾经了,洛阳不久就要取消坊市制度,而打开这个瓶颈的,便是艺苑!
为此,董策没少往太后那里跑,弄的太后都有些不习惯了。
这些日子里,太后是想见到董策这个人都难,许多有关江山社稷的大事都想找他商讨,询问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奈何,董策一直口称太忙,放了太后很多次鸽子了,弄得太后是气不打一处来,但也觉得,不能万事指望国师,否则放着朝中重臣干什么?
只是朝中重臣多是按部就班,所提建议都是效仿前朝成功的案例,没有任何新鲜感,有那么几个真正把心思放到创新上的,也是没有十足信心,瞻前顾后,甚至,还有一两个想挪用国安府的法子,改善各自衙门糟糕的情况。
对此,太后是郁闷不已,更想听听董策的建议了。
而今,这家伙倒是勤快了,三天两头往宫里跑,可其目的,还是为了自己!
对于太后要询问的大事,他都是点点头道:“让他们试试吧,不能一味的拒绝,如此会打击大臣们的积极性。”
这算什么建议?如果不是太后从曹洛蓉那里得知,董策的做法是故意让百官苦思治理,陈旧换新,否则太后真要给董策一点颜色瞧瞧了。
其实这两个女人哪里知道,董策之所以不想参合这些事,无非是打算做甩手掌柜了,而且,他如果事事参与,必会惹得满朝不悦,届时人家唾沫星子便足矣将他淹死!
不过这些臣子也不傻,看出了董策的举动后,有些人便私自来想这位国师取经。
这不取还好,一取之后,曾经悠闲的日子便没了!
来董策这里取经之人,都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是董策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只是隔些天丢出一份计划书便不在管了。
这让他们很是苦恼,因为许多事情是闻所未闻,最重要的还是累啊!他们不可能把这件事情也交给董策吧,否则做完后,功劳算谁的?
所以他们只能亲力亲为,交给谁都不放心,如此,又何来的清闲日子?
朝中大臣是接二连三的忙碌起来,每日里上朝都有新鲜事情上报太后,听得其余大臣是一愣一愣的,不明白这帮老家伙都怎么办了?平日里一个个默不作声,而今,似乎有汇报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工。
等他们一打听后,顿时恍然大悟,暗骂这帮老狐狸!
太后显然也没料到,董策的放任居然能起到这等效果,她自然乐意看到,只是她也并非铁打的啊!
积极的大臣们做事风格的确有些董策的影子,但是却没有董策那种安心交托的能力,什么事都要更她商讨,你说小事也就罢了,可件件都不小啊,如吏部,他们也要学着国安府,弄什么部门划分,最主要的还是要创建办公院,可这办公院乃是女子为官,如今国安府都还缺,哀家上哪里给你找?
最可恨的还是度支,郭埠这厮居然摒弃前嫌,亲自找董策取经,这一取,整个度支都乱了,太后也是傻眼了,因为郭埠居然想创立三司,不仅掌管度支,还要创新的户部,并伸手向了盐铁!
虽然,这些他说得很是隐秘,可如果三司府,主管三司府的你能不掌控这些吗?
但太后能拒绝吗?毕竟三司划分也十分细致,从国安府的办事效率来看,三司府成立后必能大大提高,.knsho 只是掌三司之人权力太大,而郭埠……
太后为此不得已,只能找上董策。
“三司并非需要一人掌管,想他郭尚书也没有这般大的胃口,故此我觉得,三司可建,但三司之令,我想应该让殷相照看一下,但他不用做什么,只是负责监管,当然,如果殷相能有更好的提议,自然可以改进。”
听了董策的话,太后也觉得十分有利,于是便点头道:“此事甚好,只是殷相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啊!”
殷相如今为了大将军廉延筹备粮草攻打太平道,已经是愁得黑都快没了,如果再让他监管三司,这还不得要活活累死他啊!
别看监管就轻松了,甚至不用自己亲自去,只要派心腹足矣,可万一出了事咋办?而且三司目前还只是计划,你作为监管,能不操心?不怕出了事被牵连?
董策可不管你选择谁,只要不是他即可。
这点,太后显然也看出来的,但她不会责怪董策,毕竟董策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为了安抚百官,他只能慢慢退居幕后,但饶是如此,也够有董策忙的了!
因为董策已经向不少大臣透露,大宁的走向是中央集权,消弱地方,这时候做得越多,家族便越能昌盛长久,反之,必被排挤出去!
这如何不让大家操心了,可如果反对,更是不明智,毕竟科举的出现,已经在向这方面铺路了,你如果站出来要求复古,那只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8
</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