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电话下,不过十几分钟,七名箫剑的同事就带着丝丝欣喜外加期待的跑了过来,汇合着杨肺三人朝着邵氏影城而去。
这一次除了刘清云都是来帮忙的,理论上并不归自己管,而且,都是在一个电视台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杨肺也不好意思把平常的吝啬跟面对龙套时的骂骂咧咧表现出来。
甚至,为了表示感谢,这一次也没有让个人出钱去剧组,而是在电视台找了一辆搬运货物的汽车拉着九人朝着剧组疾驰而去。
换下保安服的箫剑上了车后,直接走到刘清云的身边蹲了下来,友好的笑着伸出手道:“兄弟,我叫箫剑,怎么称呼阿?”
“你好。”刘清云腼腆的笑了笑,客气的伸手跟箫剑握了一下,这才开口道:“我叫刘清云,叫我清云就行了。”
“兄弟,我这是第一次,跟我说一说一会需要注意的地方呗。”收回手,箫剑笑着问道。
既然有幸碰到这位未来的影帝、黑马王子刘清云,箫剑当然不会浪费,抓紧时间的跟其套交情,当然,也是因为他对于演戏实在是第一次,有些不知所措了。
闻言,刘清云略一沉吟,这才开口道:“一会开拍的时候根据指示做,多余的动作千万不要有,注意不要挡着主要角色的镜头,不能抢戏,不能乱改台词,注意走位,别走出了镜头。”
箫剑:“...”
看着一脸茫然的箫剑,刘清云舔了舔嘴唇,继续道:“这么说你也听不懂,我就给你详细的讲解一下吧。”
“好好,多谢了,有空我请客。”箫剑连忙感谢道。
“不用客气。”刘清云潇洒的摆手道,随后开始讲解起来。
...........
从TVB到邵氏影城的一路上就在刘清云讲,箫剑认真听讲,其他人凑热闹当中过去。
邵氏影城亦称香港影城,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是在1961年12月6日正式启用的。
这座影城是二战结束后邵氏兄弟重振旗鼓,他们重建和修茸在各地的影院,恢复香港及新加坡制片厂的拍片业务,1959年,邵逸夫将新加坡的业务交由邵仁枚管理,来到香港开创他自己的电影事业。
起初,他一方面仍旧在钻石山租借片场拍摄影片,另一方面,为长远计,他要建造自己的片场,香港地少山多,他从香港政府九龙半岛的清水湾220北段将一座荒山买了下来,把这座荒山削平了60英尺,将其夷为平地建造制片厂。
当时,光是地价和土方就化费了将近50万港元,但自己有了制片场,每年出品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当时香港其他制片厂每年的产量,在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人们称赞这片经过改造后景色优美、十分广阔壮观,设备齐全的邵氏公司片场为‘邵氏影城’,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全盛时期,员工曾超过1300人。
到了60年代,他还设立了配音部,为来自埃及、印度、菲律宾等地的影片配音,他与三兄仁枚共同制订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把出产影片和发行、放映结合起来,产销一条龙,实行“每月一院”,到处选择适当地点开设影院。
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从东南亚进入世界影片市场。
而到了现在的83年,邵氏娱乐虽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但是影城却依旧是香港,甚至是东南亚的第一影城,每天都有无数的电影以及电视剧在这里拍摄。
“兄弟们,跟紧了,这里剧组有些多,你们别走丢了。”停下车,杨肺下车后大声的招呼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