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有在《长门怨》事件上多做追究,他原本就觉得在凌月阁门口拾到的诗应该不会是徐惠所作,除非徐惠想让他知道这首诗是她作的,否则没必要把诗丢在自己的门口。既然现在不是徐惠所作,那就应该是另有其人了,而且这个人应该就在掖庭宫中,否则这首诗应该在韦尼子或者杨淑妃宫门口。而掖庭宫中谁有这样的文采李世民心里有数,那个女人真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曾经她做的那些事他都不想追究了,如今竟又把歪脑筋动到武才人和徐才人身上。
徐惠不知道李世民心里的想法,只知道李世民现在相信这首诗不是她所作了。其实她明明知道做这事的人是谁,但是她没有多言,毕竟杨氏是宫中的老人了,虽然没有名分,但是入了皇宫以后生了个皇子是真的。杨氏作为弟媳李世民不能给她位份和封号,但是并不代表李世民对她没有感情,不然怎么会莫名其妙的生个孩子呢?但徐惠不知道这个孩子还是有故事的,这是后话。
既然《长门怨》不是徐惠所作,徐惠对武翊的态度也没什么变化,而且在武翊明显比她受宠的情况下徐惠还是跟武翊感情很好,李世民不禁欣慰。在这后宫之中如此单纯如此宽容的人不多了,徐惠这丫头不仅才情好,人品也好,真是很难让人不喜欢。于是这天李世民留下徐惠与武翊一同侍宴,用过晚膳之后武翊和徐惠二人又在甘露殿陪着李世民,直至宫里要下钥了才让武才人回了临庆宫,又让培安送徐惠回了凌月阁。
由于这天是十五,原本应该是帝后同寝的日子,所以虽然先皇后已经是“先”皇后,但是也没有人敢逾矩。李世民眼看着两个丫头都出去了,整个神龙殿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桌案前,心中不免有些凄凉。李世民想起徐惠宽容单纯没有心机的样子,不禁想起了早年嫁入秦王府的长孙,那时的长孙也是和现在的徐惠一样。
李世民永远忘不了那个刚刚嫁入秦王府时的天真烂漫的观音婢,“观音婢”是长孙皇后的小字,多么美好的名字啊,观音身边的婢女一定带有菩萨一样的心肠。早年的长孙皇后的确是人如其名,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和善宽厚,孝顺公婆,善待下人,和其他的侧妃和相处的很融洽。可是当李世民做了皇上,慢慢的一切都变了,李世民做了皇上以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长孙的孩子,其他的妃嫔偶有怀孕也很难把孩子生下来,出生的原本就在少数,更别说出生就早夭的。自李世民做了皇上,除了长孙以外其他妃嫔的子女存活下来的只有韦珪一子、杨如儿一子一女、淑妃杨吉儿一子、巢王妃杨氏一子,其中杨吉儿和巢王妃的孩子还分别过继给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不发生其他意外的话也许一切都可以当做是巧合,但是杨如儿死于难产这件事对李世民打击很大。
李世民清楚地记得杨如儿临死之前握着他的手悲声哀求一定要保护好她的孩子,杨如儿是一个非常温婉知礼的女人,李世民从来不见杨如儿与谁不和或者生了谁的气,更是从来没有说过任何人的坏话。但是她在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说要李世民照顾好她的孩子而是说要保护好他的孩子,李世民知道这次难产不是意外。虽然长孙做事干净利落,但是他也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她,只是夫妻多年的感情让他一直对她的行为有所包容,很多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杨如儿的事李世民真的接受不了,而且在同一年里已经有两个皇嗣早薨,杨如儿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却没有保住自己,于是李世民实在忍无可忍,因此,才开始对长孙有所行动······
培安从凌月阁回来一进殿门就看见李世民深锁眉头的样子,连唤了好几声李世民才注意到他。“送回去了?”独坐在龙案前的李世民看向自己的老部下,这时他的身影显得特别孤独,声音也苍老了许多。
“是,大家。”培安小声的回答,他跟了李世民有二十年了,每每到月圆之夜李世民都会显得很孤独,他知道那是因为皇上想起了长孙皇后。可是今天李世民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孤独,还有的是一夜之间的苍老,这种感觉就好像已经风干了的树叶,一碰就会破碎。
“培安,你有没有发现徐惠这个丫头很特别?”
“是啊,徐才人现在年仅十四岁,却难得的懂事乖巧,平日里做事有沉稳得体,确实······”培安顾左右而言他的话被李世民一下子打断。
“培安!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李世民突然提高自己的声音,语气里有藏不住的怒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