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书中说到了,在这个季节,各种货栈里南来北往的走货郎几乎没有,住着的大都是一些来往的脚夫或者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人。
这位可能要问了,怎么叫见不得光的人?
这还得让咱们从头说起,在那个时候,你若是考中了举人想要当官,不懂一些官场上的道道儿肯定是走不远的。
古时候当官的没点歪心思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他们用在发财上的心思远比怎么治理好一方百姓要多得多。
为了行贿受贿方便,当官的巧立名目,到了后来甚至蔚然成风,收受贿赂竟然成了一个不必多言的传统,比方说,夏天的“冰敬”以及冬天的“炭敬”。
外地的官员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有一大部分都进了京官的腰包,甚至还美其名曰“纳贡”,而那真的清正廉明的好官则因为没有钱向上级“纳贡”则被早早的找名头罢了官。
这不嘛,逢年过节是“纳贡”的好时候,年前这一段时间虽然不是走货的好时节,但却是官员“纳贡”的时候,所以这每到这个时候,京城附近往往都会涌入很多外地人。
几乎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时候,扔一块砖头砸死五个外地人,四个半都是外地大官的亲信。
别看这些都是大官的亲信,实际上行贿起来,还是小心谨慎的,他们往往放着客栈不住,专挑那些民居、货栈住,更有甚者在京中还有隐宅,别提多小心了。
而就在半截篓货栈出事的那一天,货栈里还就真住着一个外地来的人。
因为半截篓货栈的案子太过离奇,县令深知官场里面的道道儿,所以这第一件事就是让师爷彻查死在半截篓货栈里的人的身份。
说来也是巧,勘察现场的时候,他们在火场的废墟里找到了一个账本,账本上写着所有入驻的人的信息。
这个东西很快就落到了师爷手中,对于账本这种东西,那没有人能比师爷更加擅长了。
师爷也知道这件事兹事体大,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是拿到账本立刻开始着手调查,这一查还真叫师爷查出了一些意料之中的东西。
师爷发现,这账本上记录着一个名字很怪异的住客。
邹两广。
师爷看到这个名字先是一愣,然后瞬间反应过来,在他的印象当中,两广总督正是姓邹!
如果所料不错,这个邹两广应该就是两广总督的亲信,发现这一点,师爷人凉了半截。
要知道,宰相门人七品官,能被派来纳贡的人自然是各地大官的心腹,若是就这么死了,那两广总督怎么能善罢甘休?
师爷赶忙拿着账本就去找县令去了,但是这师爷着急忙慌的工夫忽略了账本上另外一个问题。
这半截篓货栈里发现的没有人皮的尸体足足有二十三具,除去掌柜和店小二应该是有二十位住客,但是这账本上记载的,明明是二十一个人。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等师爷去找县令的时候,县令他已经死了。
师爷发现县令的时候,县令一动不动的躺在县衙后堂的床榻上,鲜血浸湿了盖在县令身上的被褥,甚至连房间里的珍宝字画都隐隐的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