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马车进了皇宫之后,没走几步路就在一个分叉口分开了,张源的马车直走,这是往万贤殿的方向走去,孙玉清的马车朝东走去,这是往东宫的方向。
今天是孙玉清登基的日子,孙玉清从王府出来的时候却穿着常服,那是因为孙玉清的皇服和仪仗队都在东宫呢,所以孙玉清得往东宫走一趟。
张海被抱出和抱进马车这一段时间,张海看见宫门外大街上站满了禁军,可谓是戒备森严,张海光是看着宫门外的这一角,就能想象到今天全皇城,绝对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当马车走进皇宫之后,张海趴在车窗处,开始观察起今天的皇宫来,这一观察张海发现,今天的皇宫守卫比宫外守卫的还严格,可以说是御林军已经人挨人,在那里站岗了,并且还是四周无死角的观察,绝对是一只蚊子都不放过。
马车来到万贤殿广场前的台阶下的时候,张海看到广场前的台阶上都站满了大臣,只是在中间留一个通道进出,看到这个情况,张海已经能想象出,广场上站满大臣的场景。
马车停了之后,张源就抱着张海下了马车,当张源抱着张海走上台阶的时候,台阶两旁的大臣,都带着敬畏的眼神看着张源和张海,这也不怨他们有这样的心里,因为张源和张海都是华夏帝国最顶级的王爷,自然张源和张海穿的王服,也都是王服中的最顶级的,甚至于张源的王服已经超出王服的范畴,已经有皇服的特征了。
当张源抱着张海走过他们身边之后,他们就开始议论纷纷,张源和张海是谁了,台阶两旁的大臣都是七品、八品、九品的官员,他们都是来自九州的府、县,这次特意来朝,就是参加孙玉清登基大典的,他们不是府、县的一把手,就是因为一把手走不开,特意派来二把手,他们虽然听过张源和张海的大名,不过因为没有见过张源和张海,所以在议论和打听张源和张海是谁。
当张源抱着张海来到大殿前广场上的时候,张海往广场一看,心中立刻出现了一句话、果然如此,只见广场上也挤满了大臣,不过这些大臣的品级,比台阶上的大臣高多了,他们中有一品大臣、二品大臣、三品大臣、四品大臣、五品大臣、六品大臣,到了六品就是他们中的最低阶官员了。
在广场上的大臣除了六部和御史台的官员之外,都是九州的州级和郡级的官员了,其中九州的刺史都来了,他们都是二品封疆大吏。
华夏帝国的官员品级划分是,左右宰相和御史大夫是正一品,六部尚书、左右御史是正二品,九州的九个刺史是从二品,其他州官最高的是从三品,六部的左右侍郎、御史台的左右御史是正三品,各郡的郡长都是正四品,其他郡官都是从四品或者从四品之下,各府的知府正六品、其他府官都是从六品或者从六品之下,各县的县令都是正八品,其他县官都是从八品或者从八品之下。
当张源抱着张海走到万贤殿门口的时候,张海才看见军方的人,原来被拿下的五个禁军大将军,现在已经被补齐,这新晋的禁军五大将军,是孙玉清从西军中调来亲信。
现在站在一起的军方之人,除了禁军二十个大将军之外,又多了九个大将军,他们就是地方军的九大将军,他们九个一个人驻扎一州。
至于为什么九州官场来这么多官员,九州军方却只来九大将军,当然是因为华夏帝国军方的实力,都在四边和禁军身上,四边的军队又因为时刻要防备着四边异族,不能有一刻松懈,所以就没有派人来参加孙玉清的登基大典。
张源抱着张海进了万贤殿之后,一眼就看到大殿中的高台上,放了三把龙椅,高台正中间一把龙椅之外,两边往后边一点各放了一把龙椅,现在孙善民正坐在中间那一把龙椅上。
“贤弟,还请稍等一会,马上大典就会开始,”看着张源走上高台之后,孙善民伸出一只手,对着自己左边的龙椅道。
“皇兄,你不用这样,在怎么说你也比我大,怎么伦也伦不到我坐这个龙椅,”看了看孙善民叫自己的坐的左边龙椅,张源直接对着孙善民说道,说完之后,直接朝着右边的龙椅走去,走到右边龙椅面前之后,直接坐在了右边龙椅上。
“唉,贤弟呀,我们的关系还要在乎这个吗?更何况以后清儿还要你照顾,你坐在左边也是应该的,”孙玉清以女人身份登上皇位,以后确实需要张源全力支持,孙善民已经是看到自己生命尽头的人了,当然不在乎一点座位之争了,所以孙善民都是诚心诚意的。
“皇兄,这可是你大意了,你不在乎,不代表天下的人不在乎,我坐在那里,天下还不知道怎么想呢,这不是多惹出很多事端吗?皇兄不要为这一点小事在争了,你现在多养养精神,过一会还有一场大仗要打呢,”张源要是坐在左边,张源怕别人说战神教已经控制了帝国皇室,这样不是凭空生出很多事端吗?当张源和孙善民解释的时候,突然看到孙善民苍白的脸色,就叫孙善民不要说话了,毕竟过一会的禅让大典,还有很多仪式要完成的,张源生怕孙善民倒在禅让大典上,那样就不吉利了。
听到张源的话之后,孙善民也感觉到身体一阵发虚,就对着张源点了点头后,就转过头、面对着大典,闭上眼睛、闭目养神起来了,静等着大典开始。
当太阳初升的光芒照进大殿的同时,远处皇城城楼上响起了悠远的钟声,这样的钟声响了九十五声才停了下来,这初晨的九十五声钟声,象征着华夏帝国新的九五至尊诞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