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我们便出发了,之所以这样着急,一是因为我想早点回到钦臬司帮忙,二是因为我心中隐隐有些担忧,距我上次传信给陆休已过去了五天,可没有收到任何回音,四天前那封极为简短的信只是陆休与我通传大京的状况,按理说,他收到我的信后,应该会就我信中提出的疑点说些什么,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启程前,我又将案子的最新进展写信告诉陆休,同时告诉他我们即将返京,随后,在整整十天的路程里,我依旧没收到任何回信,陆休仿佛消失了一般,音讯全无。
我的鸽子和陆休的鸽子都已先后飞去大京送信,我就算再心急如焚,也没办法联络其他人,只能带着莺歌和两个嫌犯一步一步往回赶。
此番离京,一走就是一个月,虽说大京要比吴陵凉快许多,但现在也已炎热起来,等下个月京试时还会更热。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京试总安排在最热的时节。
这样胡思乱想着,终于,远远地能望见大京城门了,我心中重又忐忑起来,不知道进京后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堂堂大京,怎能如此不讲道理!”
一阵喧闹将我从沉思中唤醒,抬眼望去,大京城门口黑压压地围着一片人,约莫有四五十个之多,此时正围着守门的中军叫骂不已,尤其是领头的一个年轻男子,喊得最大声。
我检查了一下马车里的孟众和刘力,这一路上,为了安全方便,我基本一直让他们二人处于昏睡状态,由莺歌在马车内看守,我则骑着南豆在外面警戒。
待确认二人依旧没有知觉,我同莺歌交代了几句,独自策马向城门奔去。
“若不允进城,就退还我的钱!”那带头的年轻男子又喊道,只见他二十上下,书生打扮,五官颇为清秀,但此时却因愤怒气得脸都变了形。
他一带头,又有几个书生跟着喊了起来。
除了这几位年轻学子外,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满面风尘,满眼焦虑,有人麻木地站在原地,有人不停地发着牢骚。
守门的几个中军躲在门洞的阴影里,背靠紧紧关闭着的城门,无动于衷地看着面前急于进城的众人。
我费劲地挤到最前头,向守门中军亮了亮腰牌,他们的神色变得恭敬起来,招呼里侧的人为我开门。
“不急,那边还有几个人与我一起,是要押回钦臬司的嫌犯。待我将马车赶过来你再开门,免得被他人冲了进去。”我看看越来越急躁的人群,对守门中军道。
守门中军感激地说:“多谢特使大人体谅,唉,其实不放他们进城也是为了他们好,可他们全然不懂,哪有特使大人半点明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