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李然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定邦看到妈妈就跑过去和妈妈炫耀自己采了多少多少蘑菇。
很多工人都已经往返好几趟了,山上的蘑菇太多了,工人们都很震惊,这东西得抓紧采,不然就全部长老了。正一交代过,长老的就不值钱了,就不让捡了。有几个院子里已经架好了晾晒架,工人采回的蘑菇都一点点的码上架子。
两个老头这一趟也挺累的,张正一让两个老头休息休息,等吃过午饭再看看干什么。俩老头也没再逞能,乖乖的跑回屋睡觉去了。
中午吃过了饭后,正一看两个老头依然很疲惫,本来想让他们继续休息,自己去山下村子里转转,看看村里人上午的战果呢,谁知道俩老头一听,非要跟着他。
没办法张正一便带着两个老头在村里转悠着,要说这几天俩老头可是粘张正一的很,不过想想也是,除了自己,这俩人没事只能相互逗闷子斗嘴,有了张正一,那就不一样了,有个翻译,有了主心骨啊。所以这几天很多时候只要正一在,不管正一干什么他们都愿意跟着他溜达,话说山里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新奇的,都充满了新颖和趣味。
山里的蘑菇,木耳,不论新鲜的还是晒干的,原来镇上一直都有人收。有时候村民也会采到一些特别珍贵的,像猴头菇啊,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很值钱,所以会很贵重。不过红菇的价格对村民来说有时候还算太便宜,前面说过了,村民捡的主要还是自己吃。
前些天张正一派出去工人各山沟里宣传了一通,现在十里八乡都知道正一这里收的红菇价钱很贵,很多人都全家老少一起去捡红菇了。
张正一去村里转了转,看看各家上山捡红菇的情况,有些出发的早的,都已经先捡了几筐回来了。
了解了解红菇产量如何,判断下今年整个地区大致的产量高低,遇到很多人,看看他们的箩筐,张正一看到很多村民连很小的红菇都给拔了下来,有些很老的也给拔了下来,张正一交代他们可以把小的采下,把已经长得很老的留下,这样以后才会长得更多。
红菇值钱了,大家都是在自己家的山场上捡的,很多人都能听的进去。不过也有些人明显是没听进去,这些人都是些日子过的相对更穷的人。
在国内的农村,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东西都能吃,比如红菇,大家也都知道能卖钱,不过还是很少有人去捡,因为捡了一整天,弄不好还会得场病,一个人离山近的也就捡几箩筐,离山远的也就两箩筐。算算不值当的,大家就会捡些够自己吃的就不捡了。
但是一旦一个东西大家发现比自己出去干活赚钱多,或者很赚钱,大家都会疯狂地行动起来,甚至连根都会拔起来,一点都不舍得浪费。
前些年的红豆杉,不就是连山皮都跟扒了么,村民过后那是寸草不留。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知识素质低,市场本能驱动的问题。
在国内,经济实力发展的比较比好的城市,大多都经受过发展与环境破坏的阶段,发展中对于环境保护、可再生等问题比较重视;生态理念比较大,而一般经济较差,教育水平较低的地方,受限于认知程度,金钱的驱动下,往往会作出涸泽而渔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