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武将之所言所行的确是出自太子的指使,太子极其背后的谋臣们,极尽希望借助这次南征之事,为太子争取更有利的局面——虽说玉妃顾如玉的孩子尚在襁褓,可受不住皇帝也仅值壮年啊,皇帝活得越长,那尚在襁褓中的小娃娃给予的威胁就越大。
太子等人觉得,要让皇帝打心底里坚定太子现在的位置,那就需要将太子塑造成一个完人。
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最终得不偿失。
高轩义听得甚是动容,伴随着那武将的描述眼中更多了些许关切与后怕,太子等人看在眼里喜在眉梢,认为此棋的确是走对了。
“莫成想我皇儿竟是这般仁厚之人……”皇后察言观色,见高轩义颇有些动容之意,连忙给自己儿子脸上贴金:“真不枉你父皇这般器重于你……”
这是器重么?
如若不是这夏华国当朝只有一个皇子,若不是皇后娘家掌握了夏华国三分之一的兵权,高轩义绝不会对太子来个所谓的什么“器重”。
或者说,高轩义的“器重”实属无奈!
当然,若是以往,高轩义还真会附和着皇后的话,对太子来几句单纯的褒扬之词,可是今日,他的言行却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有仁厚之心,确实是为君王者必备之品德!”高轩义看向太子,眼中虽有疼惜之意,但更多的却是深思之色:“只是,作为一国储君单有仁厚之心却是不够的,更当有大局观念。作为我夏华国的未来储君,更应当为我夏华国的国运而着想,兴儿,你可知你的只身犯险虽得了手下的忠心,却也伤了天下百姓之心……”
高轩义的话让众人面面相觑,太子更是不知其意。
“兴儿……”高轩义再唤太子的名讳,继续道:“你可知‘兴’的来由?”
“回父皇。您曾经跟孩儿说过,兴,乃取兴盛之意,更是取百姓之姓的谐音。以时时刻刻提醒孩儿不忘百姓……”
太子这般回答甚是得在座众人之心,其实倒不是太子真的时时刻刻记得高轩义的教导,而是其背后的谋臣早就设想了今日皇上当提起太子之名讳的由来,然后借助南征之事大兴奖励。
只可惜,这些谋臣只猜到了前一半。后一半却是大相径庭的。
“很好,你既然记得朕的教诲,那就当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高轩义言语中颇为严肃,看向高轩义的目光也深沉了许多:“你肩挑一国之国运,却将自己的性命置若罔顾,逞匹夫之勇而自陷险境,你究竟将一国百姓、国家命运至于何处?”
这般问斥,深沉而缓慢,却让众人心头沉甸甸的:皇帝对太子有意见,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今日皇帝对太子的问斥道真的显得有些过了。
过不过,这只能放在心里想,却不敢说出来,甚至不敢表现在脸上。
“皇上……”皇后在一旁轻唤一声。
高轩义却是置若罔闻,继续道:“兴儿,你可知罪?”
知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