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俘虏中的氐人自然不能活,汉人俘虏也不会再让他们从军,但可以押解他们去做劳动,烈之章的那些工厂可是急需要苦力的。
烈之章突然发现,重步兵、轻步兵、重弩兵多兵种搭配才是最正确的道路,他这身着乌光铠的士兵算是重步兵了。
现在没有马,如果能打下一块养马地,还可以配置轻、重骑兵。
马够多的话还可以组织全的骑兵。
骑兵在北方无敌,南方或者是巷战或是守城,步兵比骑兵好。
烈之章的军队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将军,都是一些泥腿子或是没落的世家子,在军队组织方面还很嫩。
但烈之章也不会刻意的去招降这时代的将军,他们再牛烈之章也是看不起他们。
包括哪些文官。
一个势力的基因很重要,烈之章现在地盘小,还很弱,很容易被一个强势的文官或者武将带偏。
等以后烈之章强大起来,思想信念在文武官员中根深蒂固,那时便不怕被人带偏。
沮阳虽在群山之中,但却是四面树敌,可以说是没有后方,这是烈之章的最大问题。
成军七八万兵被烈之章击败,想必成军在汉中再无抵抗之力,若是成军想调兵增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烈之章决定博一把,直接乘势攻入汉中。
但天不如人愿,襄阳王氏投降匈奴人被烈之章得知。
魏兴郡太守是王家的人,既然王德乾都投降了,魏兴郡也十有八九会投降匈奴。
烈之章如何这么早得知的还得感谢刘聪,他派人前来招降烈之章,想让烈之章做伪汉那狗屁国师,烈之章自然不会同意,连见都没见那位使者。
但那使者为了增加说服力,向烈之章的手下说明了王氏已经投降。
烈之章便由此得知王氏投降了匈奴人。
如今烈之章真的是四面楚歌了,成军与匈奴自然是烈之章的死敌,没有谈判的可能。
而夷陵候虽可以谈判,但夷陵候罗尚是一位贪得无厌的小人,结盟没有任何意义。
六个旅虽然精锐,但要守住各条路也是捉襟见肘,若是氐人与匈奴铁了心要和烈之章为敌,烈之章只能疲于奔命,坐困这大巴山脉了。
烈之章与诸将商量后认为只有攻下魏兴郡,才能破局。
魏兴郡北面有汉水阻隔,筑阳县以东汉水与大山形成一个狭小地带,只要拿下魏兴城,攻下筑阳县,便可形成一道屏障。
而且筑阳县与沮阳县相隔非常近,只有不足百里的高山老林相隔,说不定哪天匈奴人就能找到一条小道袭扰沮阳县。
沮阳县是烈之章的大本营,工厂无数,万不能有失。
氐人成军在安康郡大败后,安康郡下辖的另外几个县安阳、平利、旬阳、锡县和西城县皆已投降。
成军刚经历大败,短时间内无法反攻,所以烈之章便从沮阳调了一个旅去守安阳县,这安阳县扼守汉中平原至安康的要道,守住这里安康郡便无虞。
兵贵神速,烈之章将安康郡交由百里宏善后,亲率三个旅向钖县进攻,并命令守上庸的寇冒北进,两路进攻钖县。
魏兴郡太守王轶哪里能未卜先知知道襄阳坚城那么容易破?
更别说自己的家族投降匈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