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文星仔细的看了一遍病历。
肖亮。
年龄16岁。
主诉:腹痛3年。
现病史: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痛,呈间断性隐痛不适,伴间断腹胀,伴里急后重,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患者于多家个体诊所治疗后效果差,后于四河省人民医院就诊,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回我院治疗。
既往史、个人史倒是没什么特殊。
“这个病人考虑慢性腹痛,腹部彩超、CT、增强CT、腹部MRI都已经做过了,但没发现什么异常,我认为应该做一次剖腹探查。”
主管医生刘俊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腹痛原因不明,
的确是剖腹探查的指针。
“剖腹探查的确是腹痛原因不明的手术指针,但这个病人才16岁,大切口留下的大伤疤对于未来肯定有一些影响,我建议能不能先保守治疗?“
张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也是,
16岁的孩子。
他的未来还很长,
直接在他腹部留下一条2长的切口,好像并不完美。
“那你说怎么保守治疗?”
“抗感染、解痉、对症。”
“可这些他在四河省人民医院都用过了,效果不好。”刘俊反驳。
“那如果剖腹探查未发现异常,那又怎么办?如果是肠易激综合征这类非器质性疾病,或者就是个胃肠炎,剖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但,没打开你怎么知道没问题?如果是缺血性肠病,不做手术又如何治疗?”
两人情绪颇为激动,一副要吵起来的样子。
但大家都乐呵呵的看着,
医学嘛,
不就是在争吵中进步的吗?
李孝军也加入了讨论。
他的意见更倾向于刘俊,需要手术剖腹探查。
毕竟普外科就有这么一句话:不管到底是什么病,先把肚子打开看看。
但对于一个才16岁的孩子来说,直接打开肚子,的确有些残忍。
众人都摆明证据,各说其词。
认为需要做手术的一方,大多是从疾病本身来考虑。
而认为不需要做手术的一方,则更多的是从人文方面考虑。
甚至张强已经搬出了【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慢性腹痛需警惕心理因素。
众人争吵最终没有得到结果。
最终,又到了邓立明拍板的时候了。
“我们先去看看病人吧。”
邓立明说话了,众人也站了起来,跟着邓立明一起去看看病人。
脱离了病人来谈手术方式的做法,无疑于耍流氓。
不过大多病人的手术指针比较明确,术前讨论的时候看病人的情况并不多。
刘俊拿着病历牌走在最前头,带着路。
31床。
禹文星看见病人的时候,有些惊讶。
明明是一个16岁的孩子,看起来却很矮,消瘦的可怕,脸上的骨骼分明,眼睛内陷,一副极为疲惫的样子。
身上的衣服倒是干净,但却让那几个补丁更加显眼。
一个女性坐在病人的床旁,本是低着头,听见有人来才抬起头,头发有些凌乱,瞳孔之中有血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