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论势
……抗战中的所谓摩擦,实际上就是后来内战的预演罢了,很奇怪当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两党可以合作,在当时我可是立场坚定得很……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宝应的天空不时会出现整批的日军战机,街道上行人寥寥几乎每一处街角转弯处都有街垒;那些可以从高处俯视控制几处街道的重要制高点都变成了火力点。
"你们这处尤其重要,看看,虽然你们不是在最重要的高点上,但鬼子的视线恰好被几个方向的建筑物阻挡着看不到你们,而你们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有那么长的一段射击区;三十米的距离足够留下很多鬼子的尸体了,所以给你们这个火力点配上一挺机枪,大家要保护好武器看到鬼子就狠狠打”曹小民在一处高点火力阵地上巡视,一边鼓舞着士气。
其实他在每个火力点上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都一样的告诉战士们他们的火力点有多重要,那些朴实的官兵在见到曹长官和韩长官一起亲自巡视到面前时都激动不已,眼中纷纷闪出泪光表示誓与宝应共存亡……
不一样的部队,都一样的兵,只要高级长官来拍拍他们的肩膀,只要长官们告诉他们他们有多重要,在他们身后有多少老百姓靠他们去撑着,这些官兵就会义无反顾地钉在阵地上,直到鬼子被打退或者用皮靴踩着他们的尸体过去……曹小民眼前看到的分明是在上海滩看着路两旁白骨嶙嶙却继续往前线压、在南京街头一个个往断垣残壁间填的那些官兵
仅仅是见面的第一天,韩德勤就不得不对曹小民肃然起敬:他得知曹小民竟然在这几天内把宝应从外围防线到城内的每一个街垒都跑遍了,每个临战的士兵都见过这个背着步枪穿着士兵常服的将军
"楚公未到之时,烈侯越厨代庖先安排了八十九军官兵熟悉战阵,只是情势紧急匆匆行动,怕达不到楚公要求,惭愧之极……”曹小民一边客气一边浑身不自在,他本来就不知该如何称呼韩德勤,想想大家叫李宗仁德公,便称呼韩德勤楚公了;至于自称烈侯更是非常别扭,不用这个字怕得罪了蒋介石,用了又怕别人觉得他故意炫耀。
韩德勤为人谦和,加上两代人都是元老韩的叔父是早期追随孙中山的烈士)根本不会和后生计较什么辈份或者恩宠之类的小意思,眼看曹小民为了让八十九军的官兵能够尽快熟悉阵地熟练战术自己不分日夜地带兵跑阵地操练,心中是颇为感激的。曹小民如此恭敬,韩德勤更是客气,一点资格都不摆,还在每一处阵地上都亲口对官兵们说要"奉曹长官令如我令”云云。当然这些都是客套,曹小民马上要带队绕道南下,作为李添豪部的总预备队准备对第六师团包抄了,根本不会指挥宝应的战斗。
大家把城内部份主要火力点巡视了一遍后,曹小民看出韩德勤已经一身疲态,便也不再继续下去,带韩德勤回司令部洗尘接风了。
虽然是战时物资紧张,这又在第一线上,但接待韩总司令二十四集团军司令)的规格还是不敢搞得太低,宝应别的不多河鲜湖鲜进入春季倒是不缺的,曹小民便准备了一桌河鲜。眼看鱼虾蟹一桌摆满,韩德勤连声称罪过说在困难时期如此伙食过于奢侈,竟命令卫兵把大多数菜肴端出去让其他官兵分食,桌上只留了一尾鲤鱼一盘炒河虾呵呵,这是有记载的真事啊……)因为主菜都端掉了下不了酒又大敌当前所以干脆就连酒也禁了,一众军官都就着菜吃杂粮窝头。
眼看韩德勤如此体恤下属和节俭,曹小民对他的印象也是大好,虽然没喝酒但气氛却是非常融洽。大家自然就把话题扯到作战上。
"我在淮河前线眼看各部与日军血战,那个场面真是催人泪下,不过没那样的血战我八十九军就打不出来了;经过临淮关淬火,现在的八十九军虽然比于孝侯的五十一军还多有不如,但和日军玩命的血性是打出来了……”韩德勤在讲述临淮关血战时,言语中对五十一军和于学忠都相当敬重;看来他和东北军系的将领们关系还很不错,这让曹小民对他和将来五十七军的合作放心了不少。韩德勤和东北军关系不错,但没想到五十七军主力师长常恩多等骨干早就投共,在黄桥战役中五十七军完全袖手旁观,也是韩德勤惨败的一个客观原因。)
韩德勤也知道蒋介石有意把苏北鲁南交给他和曹小民共同负责,当然也想听听曹小民对将来苏北局势的看法。因为对韩德勤有好感,曹小民也就敞开把自己的看法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