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是管仲的书,管仲是个人名。
当年天子之都镐京被犬戎所破,太子于是东迁王畿于洛邑,周室遂衰。
姬氏衰弱后,再无力控制诸侯,于是诸侯之间征伐不断,九州大地民不聊生。
及至齐国桓公任管仲为上卿之后,因俗简礼,兴鱼盐之利;尊王攘夷,得内外之心。于是齐国乃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完成了一世霸业!
管仲功莫大焉。
这样的人写的书,当然不好懂。
《管子》一书,《牧民》《形势》讲霸政;《侈靡》《治国》论经济;《七法》《兵法》言战术;《宙合》《枢言》谈五行。所论所述,包罗繁杂,极其艰深。
遗玉一时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只得先读了起来,读书的顺序也略有讲究,先经济而后五行;先战术而后霸政。
十八日后,遗玉又自语,“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废,在逆民心。兴废之间,唯民耳。”
然后,他踏上了第二级台阶。
……
三年后,遗玉独坐二百级台阶之上,握在手里的是《孙子》。
唐轲在一百三十五阶,梁青鱼在一百一十二阶,余者则碌碌,更在其下矣。
偶尔他们抬起头,仰望高高在上地遗玉,心底不禁泛起崇敬之感,自觉不及其万一。
遗玉在这三年里也有收获,不仅是读了两百本书。而是他发现要上一级台阶并非是要你完全了解一本书,实际上这也不可能做的到,比如说《道德经》是不可能被完全读懂的。其实只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内心能够领会其精髓就好了。
而且遗玉也发现这座书山的书也并非没有重复,每一本书都有四百多本的副本,比如这座书山里就有四百多本《论语》,四百多本《管子》,大概是因为有四百多个读书的人。如此一来,读书的量就会少很多。
有了这个诀窍的指引,遗玉上了很多级台阶,可其他人也不笨,自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他们终究不如遗玉,始终沉在下僚。
……
如此又过了二十年,遗玉的胡子都有三尺长了,他一边抚着胡子一边摇头晃脑,“《韩非子》一书无非三字——法、术、势!”
然后,他又踏上了一级台阶。
这时他已高居八百七十一级台阶之上,离他最近的唐轲也在四百七十九级,已经没有人可以和他说说话了。他每日都与清风白云为伴,局促一阶之间,安享寂寞,只是读书而已。
又过了七年,由于常年读书,心神损耗巨大,遗玉的头发胡子都早已花白了,身上的青矜都粗旧了,早已不复昔时翩翩少年的模样。当年轻车入南淮时的轰动,漫天飞舞的花瓣,痴痴女郎的扶车相送,也都仿佛不过是南柯一梦而已。
刚读书时,他还能记起这是在梦境,是在书山。过了七八年,他的记忆便模糊了。又过了二十年,他便完全忘记了别的事,甚至忘了道观、忘了南淮泮宫,忘了小野——咦?怎么会提起她?
遗玉现在只知道读书而已,至于为什么读书,他早已经忘了。
终于,他手执着《道德经》,看完了最后一个字,轻声自语,“道可道,非常道。”
然后,他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第一千级台阶。
台阶之上,便是绝巅——
遗玉站在书山之巅,仰头观天,感觉诸天大道尽在眼底,世间道理尽在心底变得分明。读书三十年的果实、九州三千年的文华,此刻统统囊藏在胸中,一千本书,一千条大道——遗玉握在手中!
遗玉仰头闭目,此时方知昔时之缪。
当年他在道观,自以为从书上知晓了世间一切的道理,如今读书三十年,才觉当年此言之缪。
遗玉登上书山之顶,已然知晓了前因后果,他记起了自己是在梦境中。睁开眼睛后,景象一阵变幻,离开了书山。、
第二重梦境,过。
……
梦殿。
依旧是掌宫祭酒和四学掌议。
他们此时正在讨论书山之事。
“第一重梦境是学海,只有熬得苦的人才能渡过。”
“第二重梦境是书山,只有勤奋之人才能攀登。”
↑返回顶部↑